有民谚这样评论学校的思想教育:“小学是共产主义教育,中学是社会主义教育,大学是集体主义教育,研究生是文明宿舍教育。”我不知道,这是对学校思想教育的逐步务实进行赞扬呢,还是对这种思想教育的作用逐渐弱化进行嘲讽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中小学阶段,学生们被这种思想教育得有如在云端散步飘飘乎晕头转向。
十几年前我上中学时,政治老师大讲资本主义是腐朽的缺乏生命力的行将灭亡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思想更是害人的毒草;与此相呼应,语文老师讲解西方作家的作品,反映的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人剥削人的罪恶,就是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充满虚伪充满欺诈,没有一点温情,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却是普天之下最美妙最壮观的社会。后来斗转星移西风东渐,才知事实并非全部如此。现在想起来我还有种凄凉的悲壮感觉。
估计时下的学生不会再受这样的教育。然而作为市场经济大潮基础的学校思想教育结出的仍是过去延伸的“硕果”。先是看到一高中生写的一篇日记(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定期查日记):他有早起学习的习惯,却不愿叫同宿舍的同学起床,原因是怕别人学得超过他,你猜他怎么解剖这种最普通的思想根源?他说这是一种“资本主义色彩”的思想。乖乖!小小年纪的中学生就知道拉纲上线了!无独有偶。在“时文欣赏”课上,我给学生学了高钢的《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一文,然后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美国的小学教育要求孩子们养成自学的能力,向教科书以外的广阔天地求知。它不教育孩子死记硬背,更不用考试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只教育他们如何面对资料解疑答难,拿出属于自己的答案,天性从此培养,个性从此萌芽。我的本意是希望这些高中生能谈出对人家教育借鉴的意见来,不料一学生却说:“美国的学生竟敢在课堂上放声大笑,一点没有纪律性,这使得美国青少年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也是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的表现。”接下来就大谈这种自由式教育的恶果。这个学生口才不错,我平时挺赏识他,谁知他的思想水平和十几年前的我相差无几。
这并非个别现象。我于吃惊之余开始反思,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除了对西方社会的误解外,骨子里还有多少属于对自已人生有实际价值的道德内容?当然这与我们国家过去的宣传教育有关。我们的宣传对国内的情况是“报喜不报忧”,对国外却是“报忧不报喜”,于是对自己一心修饰刻意美化,总怕学生忘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共产主义的伟大前途;对外国专挑毛病不惜丑化,生怕资本主义的“腐朽”占领了接班人的思想阵地,以此来坚定必胜信念,强化崇高理想。这种自欺欺人式的教育,其弊端早已为有识之士所认识,中小学的思想教育早已作了与形势相适应的调整,可总有一些人走不出过去落后观念的阴影。有一个教师看到我在黑板上写的高钢先生那篇文章的题目,在办公室里说我传播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健康思想。瞧瞧,有如此思想的老师,想走出思想教育的误区,容易吗?
学校思想教育只空喊一些口号,不针对学生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根本提高不了他们做人处世明辨是非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使学生的道德空间严重缺氧,面对纷繁复杂的学校生活挫折,往往就会窒息而亡。去年报纸上就报道过“一阵风刮死一个女骇”的事:贵阳市为迎接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的到来,要求全市中小学生把113道关于“健康教育综合知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背下来,以备检查团检查。结果导致一位五年级学生因最终背不下113道题,受到班主任的体罚,于检查团到来之日自杀身亡。今年2月份“新闻联播”又报道,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居然杀死自己的母亲。姑且不论导致这两起惨案发生的外部因素,单说那自杀的小学生,因背不下113道题,怕再受班主任的体罚,就去自杀,连这么点挫折都承受不了,一点坚强的意志也没有,学校思想教育所起的作用哪里去了?学生杀死母亲,可谓今古奇观,这就是学校对该生爱父母思想教育的结果?社会进步,文明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在号称思想教育强国的中国学校,接二连三发生这些惨案,不正是走不出思想教育误区的表现吗?
其实,邓小平早在南巡时就劝戒国人不要在“姓资姓社”上纠缠,学校的思想教育就不能再因循守旧,而应该赶快对学生进行为人生为生活的切切实实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此才是思想教育的真正务实,如此才能实现小平同志的教育厚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看来,走出学校思想教育的误区已是刻不容缓!
十几年前我上中学时,政治老师大讲资本主义是腐朽的缺乏生命力的行将灭亡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思想更是害人的毒草;与此相呼应,语文老师讲解西方作家的作品,反映的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人剥削人的罪恶,就是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充满虚伪充满欺诈,没有一点温情,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却是普天之下最美妙最壮观的社会。后来斗转星移西风东渐,才知事实并非全部如此。现在想起来我还有种凄凉的悲壮感觉。
估计时下的学生不会再受这样的教育。然而作为市场经济大潮基础的学校思想教育结出的仍是过去延伸的“硕果”。先是看到一高中生写的一篇日记(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定期查日记):他有早起学习的习惯,却不愿叫同宿舍的同学起床,原因是怕别人学得超过他,你猜他怎么解剖这种最普通的思想根源?他说这是一种“资本主义色彩”的思想。乖乖!小小年纪的中学生就知道拉纲上线了!无独有偶。在“时文欣赏”课上,我给学生学了高钢的《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一文,然后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美国的小学教育要求孩子们养成自学的能力,向教科书以外的广阔天地求知。它不教育孩子死记硬背,更不用考试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只教育他们如何面对资料解疑答难,拿出属于自己的答案,天性从此培养,个性从此萌芽。我的本意是希望这些高中生能谈出对人家教育借鉴的意见来,不料一学生却说:“美国的学生竟敢在课堂上放声大笑,一点没有纪律性,这使得美国青少年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也是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的表现。”接下来就大谈这种自由式教育的恶果。这个学生口才不错,我平时挺赏识他,谁知他的思想水平和十几年前的我相差无几。
这并非个别现象。我于吃惊之余开始反思,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除了对西方社会的误解外,骨子里还有多少属于对自已人生有实际价值的道德内容?当然这与我们国家过去的宣传教育有关。我们的宣传对国内的情况是“报喜不报忧”,对国外却是“报忧不报喜”,于是对自己一心修饰刻意美化,总怕学生忘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共产主义的伟大前途;对外国专挑毛病不惜丑化,生怕资本主义的“腐朽”占领了接班人的思想阵地,以此来坚定必胜信念,强化崇高理想。这种自欺欺人式的教育,其弊端早已为有识之士所认识,中小学的思想教育早已作了与形势相适应的调整,可总有一些人走不出过去落后观念的阴影。有一个教师看到我在黑板上写的高钢先生那篇文章的题目,在办公室里说我传播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健康思想。瞧瞧,有如此思想的老师,想走出思想教育的误区,容易吗?
学校思想教育只空喊一些口号,不针对学生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根本提高不了他们做人处世明辨是非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使学生的道德空间严重缺氧,面对纷繁复杂的学校生活挫折,往往就会窒息而亡。去年报纸上就报道过“一阵风刮死一个女骇”的事:贵阳市为迎接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的到来,要求全市中小学生把113道关于“健康教育综合知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背下来,以备检查团检查。结果导致一位五年级学生因最终背不下113道题,受到班主任的体罚,于检查团到来之日自杀身亡。今年2月份“新闻联播”又报道,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居然杀死自己的母亲。姑且不论导致这两起惨案发生的外部因素,单说那自杀的小学生,因背不下113道题,怕再受班主任的体罚,就去自杀,连这么点挫折都承受不了,一点坚强的意志也没有,学校思想教育所起的作用哪里去了?学生杀死母亲,可谓今古奇观,这就是学校对该生爱父母思想教育的结果?社会进步,文明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在号称思想教育强国的中国学校,接二连三发生这些惨案,不正是走不出思想教育误区的表现吗?
其实,邓小平早在南巡时就劝戒国人不要在“姓资姓社”上纠缠,学校的思想教育就不能再因循守旧,而应该赶快对学生进行为人生为生活的切切实实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此才是思想教育的真正务实,如此才能实现小平同志的教育厚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看来,走出学校思想教育的误区已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