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招商地产在4月14日发布的一则公告,在业界掀起了喧然大波。
公告主动披露了该公司控股股东及公司高管在敏感期买卖公司股票一事,称“公司已经采取必要的处理或防范措施,不构成、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高管人员证券账户均已报备登记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抛开是否构成“内幕交易”的争议不论,此事或可成为招商地产股权激励方案出炉的催化剂。
公司自查
不构成内幕交易
在招商地产披露的涉及买卖自家股票的高管中,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立基在核查期间内的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期间共计买入7000股、卖出1.5万股公司股票,收益约1.32万元。招商地产董事副总经理杨百千于2006年11月27日买入1万股;副总经理孟才于10月25日买入9200股;董事会秘书陈宇于9月25日买入9600股。此外,公司副总经理贺建亚于2007年2月27日买入6000股。
上述高管买卖自家公司股票的时间,是从2006年9月到今年2月,当时,招商地产控股股东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正拟将其所持有的招商地产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股份,招商地产也准备向蛇口工业区定向增发。
可见,招商地产高管买卖自家股票的时间正是公司进行一系列资本运作前的敏感时刻。加之证监会上周刚刚出台《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事情“惹眼”程度可想而知。
不过,经招商地产自查,公司认定5名高管的“交易行为并不构成内幕交易”,也未对5人实施处罚。只是杨百千、孟才、贺建亚和陈宇买入的合计34000股招商地产股票,目前均已由登记公司系统锁定。而顾立基的炒股所得已经上交招商地产,并且承诺一年内不出售仍持有的招商地产股票。
虽然有不少人士对招商地产做出“不构成内幕交易”的理由表示了高度质疑和不满,但公司依然不为所动,不再对此做出任何解释。而监管层也未做出介入调查的姿态。
或成股权激励方案契机
当大家都将焦点集中在高管买卖自家股票是否有内幕交易的时候,香港某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却对记者表示“未必是坏事”。
“这件事可能会刺激招商地产尽快效法万科,制定公开的股权激励政策。”该财务总监表示。
对于股权激励事项,招商地产曾于不久前公告表示,目前,招商地产正依据相关规定研究股权激励方案,尚未形成具体方案。在未完成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之前,招商地产原则上不会报送股权激励的相关方案。
该财务总监还认为,招商地产是老牌国企,“上级大股东的高管待遇问题没有解决,下级上市公司就不能先解决此类问题,大股东比例越集中,越是容易如此。”
招商地产某高管也认为国资委在规则上做了很多限制,但如果招商地产建立了一套股权激励的制度,就相当于进入了可以采用股权方式激励大家的制度门槛。目前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里,国有控股的公布方案不多,包括中央国资和地方国资一共有5家公布方案。招商目前处于与证监会、国资委沟通过程中,具体的情况暂时还不能透露。
“但激励工具无外乎三种,一个是股权期权,一个是限制性股票,一个是股票增值权。目前主管机关希望企业方案能够向国际市场上通行方案靠拢,所以倾向于走股票期权方案。”该高管说。
“虽然招商地产此时来考虑股权激励方案,会因“高管炒股”一事处于很被动的局面,但适时推出这种方案现在看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上述财务总监认为上市公司建立股票激励机制,将公司业绩与管理层的利益和责任融为一体,将能更好地保证未来企业经营步入良性轨道,全面提升其长期投资价值。
|
|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