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立通信——挑战国际手机专利堡垒


华立通信——挑战国际手机专利堡垒

一直以来,通信产业特别是手机行业的专利和知识产权都被国外通信业巨头所垄断,国内手机制造企业和手机用户每年要向这些国外专利拥有者支付数百亿的高额专利费用。洋品牌高举专利大棒,使得国产手机阵营的发展压力重重。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个专利堡垒正在受到国内通信企业的冲击。

华立通信,这个中国本土通信企业于200749正式起诉三星公司,状告三星侵犯其“GSM/CDMA双模”发明专利,要求三星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华立通信于2002115申请了《CDMA/GSM双模式移动通信的方法及通信设备》专利(专利号ZL0210174.4),专利基本覆盖了GSM/CDMA双模通信产品的主要硬件设计思想和实现手段。自2005年中国联通开始全面推广“世界风”GSM/CDMA双模手机以来,已有三星、LGMOTO、宇龙、华立、大显、中兴、海信、中电等十几家厂商向市场销售G/C双模手机产品。其中大部分产品使用了华立通信的专利。

民族通信业正遭遇国际知识产权风暴之时,中国国内通信企业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也必须在全球得到尊重。作为双模手机专利的拥有者华立通信,对洋品牌的侵权行动,自然不会视而不见。

华立通信总裁葛晨,这位在业界一向以决策果断和行事低调著称的实力派人物,此次高调应对媒体,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会上郑重宣布:为支持国内手机兄弟企业的发展,共同推动民族通信产业进步,对双模手机生产企业如其主要股东为国内企业或自然人的,华立通信将无偿许可其使用相关专利;但对国外品牌或国外股东持股的企业生产双模手机,华立通信希望这些企业主动与华立通信联系,洽谈许可使用的细节问题,同时声明,华立通信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合法权力。

这意味着,三星并不是华立通信追诉双模专利侵权行为的最后一家。

华立通信总裁葛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内通信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掌握的专利较少,一直是新技术的跟随者,很少做领跑者,中国手机厂商总处于产业发展的末端,受制于国外洋品牌。“自助者,天助之。”惟有立足于独立自主地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才能跳出产业链底层,从容直面国际市场竞争。此次,拥有双模手机专利的华立通信,将高举民族品牌旗帜,携手国内通信企业并肩作战,挑战洋品牌的手机专利堡垒,共同捍卫民族通信知识产权。同时,葛晨呼吁更多的中国通信企业能成为后来者,在知识一体化的全球博弈中赢得世界的尊重。

华立通信敢于向洋品牌叫板,状告韩国三星侵犯其双模手机专利,体现了中国企业追求自主创新和维护知识产权的执着精神,成为中国企业运用专利保护自己的一大典范,也意味着中国本土手机企业逐步向手机知识产权的制高点发起冲击。

 

相关链接

葛晨1966年出生,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原为东方通信执行副总裁,执掌市场营销和资本运作,为东信手机业务最辉煌时期的操盘手。2004年入主华立通信集团任总裁,力挺华立TD-SCDMA终端研发和2G手机差异化产品业务。在国内通信业界享有较高声誉。

 

华立通信集团是国内专业提供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和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业务涉及GSMCDMATD-SCDMA等终端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及整体解决方案推广等领域。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研发实力,掌握多项具有世界水平的专利技术。

TD-SCDMA业务上,作为TD-SCDMA联盟发起人和首批成员,华立通信积极致力于TD-SCDMA产业这一中国自主3G标准的发展,积累了较强研发实力。2006年,公司成为第一批获得信产部颁发的TD-SCDMA终端入网证的厂商,并夺得国内运营商首批3G订单,确立了在国内TD终端第一阵营的领先位置。在2G业务方面,以HOLLEYCOMM品牌为依托,坚持产品差异化,精耕细分市场,在推出富有竞争力的GSMCDMAGSM双卡双待、GSM/CDMA双模双待等手机产品领域均有上佳表现。

 

作者介绍:

赵琪,现任《手机圈》执行总编。先后出任过大型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高阶管理,具有丰富的市场策划、营销传播以及企业管理经验。在手机行业拥有近十年的工作经验,对手机产业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长期致力于手机芯片设计、生产制造、渠道营销、品牌管理、公关传播等领域的实战操作。先后在塑造品牌特征、整合营销传播、公共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革命性的新理念。出版专著《反思南方高科被查封真相》。目前为国内多家知名营销管理网站及财经类杂志专栏作家。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