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律文章受到媒体及社会各界注意,参见偶然发现的报道


      《资本圈》、《中国商界》、《蓝筹地产》、《时代信报》等,已引起社会各界注意,更多的传媒是把蔡律的文论中理念作为自己的观点发表,恕不列举,最新一篇报道:



  八年后把解放碑"十字街"打造成中国的"华尔街"

  “争取再用几年时间,把解放碑‘十字街’建成中国西部的‘华尔街’,2015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在2007年4月举行的重庆金融工作会上,重庆市长王鸿举如是描画重庆的金融蓝图。

  在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这一规划上,先前的重庆官方口径是:2020年。而就在几个月前,重庆忠县人民政府顾问蔡律还发出了“重庆呼唤金融市长”感叹。

  在蔡律看来,除政府金融要员的缺位以外重庆没有吸引金融机构的政策出台、重庆资本市场不及四川、陕西和湖南。甚至在蔡律眼中,重庆远没有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的实干劲和大手笔,仅有的几次金融论坛都被视为“务虚性的声势”。

  事实上,蔡律的担忧在情理之中,因为金融业从来不曾是重庆的支柱产业,截止2005年底,金融业增加值仅占重庆GDP的3%。在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加值GDP总量的比例都达到18%;而上海、北京等城市的金融业增加值均占该城市GDP的5%以上。

  从十一五开局年重庆市政府的种种动向来看,重庆正急于粉碎这一谶语。

  2007年3月31日,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在北京举行。在颁布了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奖项之后,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和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北京市副市长翟鸿祥等一道被邀上前台,被授予“2006年中国首席金融市长”。组委会如是评价黄奇帆,“身为政府官员,也是深谙金融操作的弄潮人。”

  另一方面,重庆一系列挺融举措酝酿出台,以博取外地乃至境外金融机构的芳心。2007年4月5日,王鸿举宣布:全球任何金融机构,只要将中国区的总部设在或者潜入重庆,可一次性补贴500-1000万元;对新设或者迁入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及新设立的市级机构,一次性补助200-500万元。

  王鸿举认为,要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重庆须从三方面抢占发展制高点:

  一、以增强金融中心内在功能为目标,提高资金集散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区域优势的金融市场,规划建设金融核心区;

  二、发展总部经济,争取更多金融机构在渝设立总部或者区域性总部;

  三、金融业要更好的服务于新阶段的“四大任务”。

  来源:时代信报2007-04-2415:47编辑:杜漩[发表评论][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英金融城市长史达德访渝冀望重庆打造金融中心

  英国金融巨头邀渝企到伦敦上市以推动双方合作

  伦敦金融城市长访渝为重庆金融发展支招

  英国金融精英周日教你投资

  伦敦金融城市长将访渝渣打银行年内在渝设分行

 

           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