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乐得其志 小人乐得 其事


  身为社会楷模的大人物,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是以建立万同同乐的理想社会为已任的,而凡事斤斤计较、整日忙忙碌碌的小人物,则以获得眼前利益为乐趣。

  这种情形和儒家经典之一、叙述有关“礼”的基本理论与具体内容的《礼记》所记载的“君子得道为乐,小人得欲为乐”有相同的内容。据说这句话是姜太公所说,其实这句话是不是他说的并不重要,姜太公是被孔子尊为圣王的周文王的老师,有关他的故事广为流传。

  现今横贯在陕西中部、由西向东流的渭水的北岸,有位一面欣赏着鸟啼,一面悠然垂钓的老人,仔细一看,他的双眼竟是闭着的。

  有这么一天,从远处传来一阵阵马车的声音,马车越来越近,但是垂钓的老人却没有回头看。

  “老人钓到鱼了吗?”坐在车上的文王问。

  状假假寐的老人,其实并没有睡觉,他脸孔朝向河面用似乎不太高兴的口吻回答说:“什么?有没有钓到鱼?你问得未免太无聊了吧,我是在想国家大事啊!钩到一条小鱼就得意忘形,那只是小人的行径,而我所要钓的鱼和他们大不相同。”

  由于回答得太出人意料,文王甚为吃惊,便从马车上下来。

  “呵!先生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老师”。随即便在他上背后常常地鞠躬。

  其实,我们也常常钓鱼,有时只钓到一条小鱼就会得意忘形,好像已经称霸天下一样,总是摆脱不了小人的情趣。如果我们能够像姜太公那样沉着冷静,处之泰然,就是钓不了天下,也能多钓几条很大很大的鱼。

  附:文师第一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文王曰:兆致是乎?史编曰: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得皋陶,兆比于此。文王乃斋三日,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文王劳而问之曰:子乐渔耶?太公曰:君子乐得其志;少人乐得其事。今吾渔,甚有似也。文王曰:何谓其有似也?太公曰: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观大矣。文王曰:愿闻其情。太公曰: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鱼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亲合,亲合而事生之,情也。言语应对者,情之饰也。言至情者,事之极也。今臣言至情不讳,君其恶之乎?文王曰:惟仁人能受正谏,不恶至情,何为其然?太公曰: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绸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饵丰,大鱼食之。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呜呼!曼曼绵绵,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远。微哉圣人之德诱乎,独见乐哉。圣人之虑,各归其次,而立敛焉。文王曰:立敛若何,而天下归之?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文王再拜曰:允哉!散不受天之诏命乎!乃载与俱归,立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