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洋品牌软肋 奥克斯发动中国空调“红色革命”


引言:一场空调行业“高端对决”正在悄然拉开帷幕。对决的双方,既有驰骋全球的行业巨头,也有一群土生土长却保持勃勃生机的民族品牌;

 

对于整个中国家电产业来说,这场对决的结果,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众多中国空调民族品牌的生死存亡与发展走向。

 

 

曾以掀起“爹娘革命”、“平价普及革命”引人关注的奥克斯空调,又将在潜流涌动的中国空调市场投入一块巨石!

 

428日,挟“中国首台家居一体化空调下线”之名,奥克斯空调选择在位于“红色根据地”——江西南昌的奥克斯空调产业园,举行中国空调“红色革命”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空调未来发展“三大预言”,并宣称将以家居一体化、技术创新、顾问式营销三大革命为主线,应对外资品牌对民族品牌的全面反击,其矛头直指外资品牌“四大软肋”。

 

今年,外资品牌利用价格利器收复失地,本土企业也将进行最后的洗牌大战,众多业内人士纷纷预测,2007年度将成为中国空调的“整合年”。在此背景下,奥克斯空调大胆放言:“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中国空调行业至少将淘汰50%以上的国产品牌,最终留下不超过10个的‘顽强品种’!”其总经理姚吉庆甚至扬言,通过本轮洗牌,行业前三甲也有可能面临座次的重新排序。

 

发动空调行业“红色革命”

 

在外资品牌全面降价反扑、业内风传空调大战在即之际,奥克斯选择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南昌举行发动“红色革命”,显示了其作为一家民族企业在“抗洋”行动中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8日的新闻会上,该品牌分别以“家居一体化革命”、“技术创新革命”、“顾问式营销革命”为主线,全面亮出民族品牌应对外资品牌的“杀手锏”:

 

——倡导和谐的家居一体化革命:奥克斯空调总经理姚吉庆认为,“空调不再是家庭中冰冷的制冷设备,而是跟现代装修风格,和谐一体的高尚生活元素。”因为,伴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渐趋实际、理性,而各品牌在市场操作上也越来越远离单纯的价格战术,高品质的高档空调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仅在去年,就有在产品方面缺乏竞争力的17家空调企业被淘汰出局。

 

姚吉庆进而提出,他们已经不再将空调简单的定位为家中冰冷、生硬的空气调节器了,而是重新站在人性化的角度,通过耗资上百万的市场调研分析,将空调重新定位为:空气质量监测专家、舒适温度调控专家及室内装饰艺术品;让消费者购买的空调同家庭装修风格融为一体,充分体验风格和谐、功能和谐、使用和谐,从而实现全方位的和谐享受。这些糅合了家居风格一体化、人性化、时尚化等要素的新品在07年度的良好市场表现,使奥克斯空调具备了冲击行业前三甲的凌厉之势。

 

——颠覆传统的顾问式营销革命:据姚吉庆披露,目前,由于营销知识的匮乏,空调业内的大多数导购员都将营销简单地等同于推销,从而走进了一个以自己产品为出发点,强拉硬拽、强制说服顾客购买的销售误区。这是行业的一个通病。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消费者购物舒适度降低,甚至产生反感情绪,这与服务于市场的初衷是截然相反的。

 

为此,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奥克斯空调创造性地提出了“顾问式”的、“保姆式”的营销模式,完全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帮助消费者选择自己称心的产品。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他们每个销售终端都配备了一本《和谐家装手册》,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比挑选出相应的装修风格,然后再根据这个风格选择外观、功能、与之最搭配的空调。此外,他们还不断加强导购员培训,在拓展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导购员进行由“强推式”到“顾问式”再到“保姆式”的角色转变,让消费者和谐购物。

 

——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革命:据称,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空调行业新一轮洗牌的关键,拥有完整产业链整合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将主宰空调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在空调未来发展中占据优势。而奥克斯目前已拥有从26个国家引进的世界顶尖设备,被业界称为“空调设备联合国”,并且零配件自制率达到90%以上——造就了其成本优势和高品质产品。

 

同时,他们高薪聘任国际顶尖空调专家担任高级技术顾问和质量总监,并有4名在空调制冷行业享有声誉的博士,领导着2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熟练ERP管理流程的生产专家;公司投资2000万巨资打造ERP生产管理平台,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

 

此外据奥克斯方面透露,在产品核心功能上,其生产研发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比如获得发明专利的溶解酶杀菌功能、智能随身感功能以及最新的智能清洗功能等等,以“令人眼睛一亮”的空调产品迅速确立了其在空调行业中的领军地位,并与海尔、格力、美的三大传统强势品牌分庭抗礼,成为中国空调前四强品牌。

 

奥克斯空调的产业棋局

 

从当初最不听话的“行业坏小子”,到成长为中国空调前四强的领军品牌之一,再到以一掷8000万的豪气,创下年度国内空调企业央视广告投放量之最……在奥克斯的传奇中,总能带给人以惊奇和欣赏。

 

“任何一个产业要想在行业中赢得竞争先机,都需要尽快争得自己的产业竞争话语权。目前,奥克斯空调已确定在做好宁波总部3000亩科技园建设的同时,配合江西省“十百千亿”工程以及南昌市“3010工程”,立志要把奥克斯(南昌)工业园建设成为其参与我国中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产业基地。奥克斯空调一位高层人士直言,通过生产基地的扩张带动产业规模的提升,不仅可以更好的地控制成本,保证利润,同时,有利于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事实是,奥克斯在宁波的三处生产基地,集企业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展示中心于一体,并沿袭了奥克斯一贯的“高标准”运营模式,与日本、德国、法国等知名设备制造企业签订了空调生产设备引进合同,投入近亿元引进了大批国际顶级空调生产检测设备,包括多台单台造价超过1200万人民币的日本“日高精机”、内螺纹铜管弯管机、自动焊接机、德国瓦格纳喷涂生产线以及法国静电测试仪、空调盐雾试验箱等先进设备等,已在奥克斯空调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奥克斯未来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劲依托。

 

在南昌乃至江西,2004年末才正式建成并实现量产的奥克斯南昌工业园,已经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发展时期下的“南昌速度”的极好佐证,并在江西省各级政府报告与媒体报道中被频频援引,“平均每18秒钟下线一台空调”的生产速度以及与宁波总部保持一致的高质量的产品品质,保证了奥克斯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从2002年度开始,奥克斯空调就已荣膺南昌市大商卖场空调产品的销量冠军,在近三年间,其市场覆盖率与品牌美誉度又有长足发展;另一方面,自去年以来,江西当地以及全国的几大重量级媒体均聚焦视点,多次报道南昌通过整合资源和载体、大力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成效与经验,其中作为重大引进项目的奥克斯南昌空调基地,总是在所有报道中被频频提及。

 

这一“产业棋局”的好处显而易见:宁波生产基地可辐射华东、华南、华北地区;而南昌基地则辐射广大中西部地区。最终,奥克斯空调全国两大基地可确保企业规模、产能的扩张,并由此带来更为低廉的运营成本,使奥克斯在空调品牌大战中游刃有余。

 

中国空调“三大预言”

 

“对于中国空调行业来说,2007年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奥克斯空调营销总经理郑宏伟宣称。他认为,经过近20年的大浪淘沙,从空调行业最多达近千个品牌到目前的20多个品牌,中国空调最后的整合期即将到来,这其中,不乏有规模比较大的空调企业会被淘汰,而2007年作为一个对空调行业而言的特殊年份,注定将产生三个可以预料的结果:

 

其一、价格趋势:国内空调价格“五一”期间将达到年度最低,67月份开始空调价格将上升,并逐渐步入稳定期。郑宏伟认为,由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的温度普遍较高,而今年夏天气温也将达到近50年来的最高峰值,因此,消费者购买空调的高峰期将提前到来,而空调销售也可能因天气原因大幅度上升,而当前的背景是,今年以来,由于铜价等原材料价格的逐渐减低,使得空调成本得到降低,而国内空调产能巨大,整体市场供大于求,加上部分洋品牌以价格战搅局,因此,通过降低价格以扩大产品销量,并谋求自身在中国空调行业中的地位和形象,将是中国空调厂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此外,由于“五一”空调的热销,将使得空调行业的安装问题成为瓶颈,空调“安装大战”在所难免,据悉,奥克斯已专门提前做好准备,3000余名专业安装工正在培训中,预计将在“五一”期间投奔各地市场。

 

郑宏伟表示,“五一”过后,消费者购买空调的热潮将随着天气炎热逐步升温,而空调厂家将借此机会大打产品品质牌和附加功能牌,在塑造产品美誉度的同时,为今后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打基础,由此,空调价格将趋向稳定,不会再出现大涨大落的局面,但随着旺销及安装的压力,空调价格在稳中略微上扬仍会是一种趋势。

 

其二、外观趋势:中国空调在品质、技术上已大同小异,今后将全面进入“时尚时代”

郑宏伟提出,健康、节能是2005年的空调趋势,品质、功能是2006年的空调主题,而作为家电行业中相对成熟的空调行业,中国空调的生产厂家在技术、品质上均已比较成熟,各个企业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因此,2007年开始,时尚的外观和夺人眼球的设计将成为各大厂家竞争的焦点。

 

事实上,外观设计不仅仅是改变产品本身的外在形态,而主要是指迎合家居环境的新潮流、新动向,以奥克斯为例,这家作为空调行业中率先提出“产品领先战略”的企业,目前已宣布全面淘汰格栅栏空调,并全面进入平板和新外观时代,一批时尚、样式新、色彩丰富的空调推向市场后,均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售业绩。

 

其三、洗牌趋势:空调“十强赛”到来,行业洗牌最终将形成一个由不超过10个空调品牌组成的新空调阵营。当前,以松下、LG、三星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集体降价,对于中国市场持续的高端发力,以对抗民族品牌越来越多地占领空调市场,而从各主流空调厂家陆续颁布的渠道政策可以看出,2007年在继续巩固和发挥连锁卖场的基础上,将对传统渠道模式进行完善和优化,专卖店将成为各主流空调厂家的必争之地,销售模式的创新、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将成为空调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国内空调行业的集中度正进一步提升,寡头垄断现象还将继续加强。

 

产品利润进一步摊薄、销售模式亟待创新、产品研发迫切需要跟上市场,在这种背景下,一批原本在竞争中已经生存艰难的空调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可以预见,随着07年度的进一步推进,空调“十强赛”将全面展开撕杀,“剩”者为王的残酷竞争已经到来。

 

剑指外资品牌“四大软肋”

 

“事实上,在实际运作中,外资品牌面临的困难肯定要比国内品牌多得多。”面对五一前夕以松下、LG、三星等为代表的外资空调品牌“集体降价”行为,奥克斯空调营销总经理郑宏伟表示,尽管外资品牌通过大幅度降价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一定的人气,但这种以削减利润乃至亏本营销的方式注定不会长久,他甚至认为,正是因为在格力、奥克斯、海尔等国内空调品牌的挤压下,才使得外资品牌不得不作出降价举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洋品牌的被动降价更像是一种回光返照的现象或者说举动。”

 

面对2007空调整合年的到来,奥克斯提出了外资品牌的四大软肋,并带头呼吁民族品牌看清当前市场格局,为民族品牌更多地占领国内空调市场份额而努力。

 

软肋一:销售网络有限,难以触及更多市场。目前,外资品牌主要销售渠道集中在发达城市及一二级市场,而随着行业的整合,国产品牌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外资品牌与国产品牌的同质化竞争趋势愈来愈明显,产品、技术、外观、性能等方面的并无多大差距,甚至在某些附加功能上,国内的空调品牌比外资品牌做得还要好。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产品牌纷纷通过渠道变革来谋求差异化,如奥克斯将在三四级市场建1万个专卖店的工作已全面启动,而美的、海尔、格力等传统强势品牌的侧重点也已经开始集体性地向销售公司和专卖店转移,从中国空调的产业链可以看出,销售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空调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

 

反观外资品牌,由于长期以来更为注重的是高端产品的销售,网络布局也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对更为广阔的三、四级市场布局几乎是空白的,随着国产品牌高端发力和渠道变革,外资品牌的这一弱点将被持续扩大,并最终影响其市场销售

 

软肋二:售后网点不多,无法保证后续工作。在空调业,素来就有“三分质量、七分安装”之说,对于空调产品来说,与一般家电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本身属于“半成品”,且是一种季节性比较强的产品,也就是说,购买了空调以后,安装、售后服务等等方面的内容,都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因此,长期以来,空调的售后能力一直是空调市场竞争的重点,完善的售后服务对于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商家的信誉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根据调查显示,售后网点少、售后服务不到位已经成为外资品牌最大的弊端,尽管一些外资品牌通过与国内家电维修点的合作、合资等方式“收编”了部分特约维修点,但根据消费者反映,许多维修点不过是一些个人家电维修的摊位,不仅技术含量低,且大多不能满足消费者意愿,成了消费者投诉的焦点。

 

软肋三:本土化能力差,成本高于国产品牌。中国空调产业从起步之日起就已经开始全面融入市场竞争环境,但同时,作为全球一个相对复杂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国产品牌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的掌握和了解有更大的优势,反观外资品牌,在地大物博气候差异较大的中国市场,操作运用的往往是过去在其他一些国家的操作经验、手段,甚至是完全沿用其固定的模式、套路,当国产品牌已经崛起,外资品牌又无法了解和准确运用中国市场竞争的特殊性,外资品牌的这种局限性已经明显暴露了出来。

 

时至今日,诸多国外空调品牌,尽管在某些国家取得了成功,但在中国却已被市场束之高阁,而剩余的一些外资品牌,虽然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着手解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加上在成本运作等方面需要更大的投入,种种原因导致其这一硬伤注定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软肋四: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模式过于简单。促销战、价格战、渠道战……对于国产品牌来说,随时可以针对市场情况和企业自身情况发动各种各样的营销模式,跟随市场作出动作,而相对于外资品牌,仅仅依靠广告或者代理商的宣传,导致其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模式简单,使其产品销售很难与市场背景相结合,况且,在国内一二级市场渐趋饱和的情况下,三四级市场才是今后增长的重点,而在这些市场,外资品牌的触角并不能到达,这直接导致了外资品牌与国产品牌在对话中落了下风。

 

从今年开始,以松下、LG、三星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开始反攻,寄望以集体降价的形式再作最后一搏。而事实上,此时许多国产品牌包括空调主要经销商均对此达成了价格默契,这无疑会使外资品牌此举收不到效果,同时,也恰恰反应出了外资品牌在经营中存在远离市场、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缺乏适应性等一系列弊端。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奥克斯所说的“外资品牌降价并不足畏”这一说法了。

 

 

 

 

 

 

相关链接——奥克斯的历次“革命事件”:

 

奥克斯爹娘革命: 

2001年2月11日,中国质检总局公布了首批20家空调免检产品。各大空调免检产品的生产厂商纷纷将此作为产品的一大卖点,大量应用在空调的包装物、宣传单上

然而,奥克斯独辟蹊径,剑走偏锋,从中找到新的卖点。2月15日,奥克斯在《南方周末》以“免检是爹、平价是娘”为题做了一则广告,遍邀20家免检空调,定于在2月20日在北京举办空调国家免检企业峰会,共商降价联盟大计。此举立即引起空调业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打着“降价联盟”的噱头,奥克斯成为活动的最大赢家,通过在京召开行业峰会,吸引了国内几乎所有主流媒体的注意,同时也为其几天后对全国市场40款主流机型实行全面降价的“将空调的‘贵族外衣’一脱到底”大行动埋下伏笔。

当年,奥克斯以90.23万套的销量进入全国市场份额前六名。《中国经营报》在盘点2001年度空调业时,把奥克斯的“爹娘革命”列为中国空调业十件大事之中,《空调商情》杂志也将奥克斯的“爹娘革命”评为2001年度家电业十大策划之一。

凭借着这一业内闻名的“爹娘革命”,奥克斯在一夜间从幕后走到台前,迅速提高了奥克斯在国内的知名度。 

 

奥克斯平价普及革命:

2002年4月20日,奥克斯向外界首家披露了空调成本白皮书,并宣布10款主力机型全线降价。

在成本白皮书上,奥克斯毫不含糊地一一列举了1.5匹冷暖型空调1880元零售价的几大组成部分,还将几大部分成本条分缕析地全部予以解密。对高价品牌和出自螺丝厂的超低价空调而言,奥克斯这一招可谓见血封喉。

奥克斯同时还不忘宣布它的降价决定——16款主力机型一齐价格“跳水”,平均降幅达到20%,其中调价幅度最大的,是原价2018元的1匹单冷挂机和4698元的2匹变频柜机,降幅都达到近26%。

奥克斯的白皮书策略,上攻高价品牌,下打杂牌部队,不但为自己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其产品的平民化特征和“民牌”形象,提高了品牌可信度,一举抢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结果,10天后的五一黄金周,奥克斯空调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多家商场中销售稳居第一位,当年,奥克斯空调的销量一举突破250万台,迅速成为国内空调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