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指出,“明天不低开过3875点就是胜利”http://hedangsheng.chinavalue.net/showarticle.aspx?id=65145,很好,大盘就是这样听话,没有低开过3875点,这样,上方就不是一个岛形,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舒口气了。
如图,今天收盘又收在江恩波浪五线上,但分时还不乐观,所以,明天还要等股指在江恩波浪线上确认一下。今天,以参股券商为代表的题材股以及中高价基金重仓股双双大幅拉升,特别是象机械、酿酒、港口、煤炭等基金重仓股大幅走强,说明机构投资者对于目前市场的估值仍属认可,从而有力的稳定了市场人气,参股券商概念股经过回吐整理之后卷土重来,显示场内活跃做多力量意欲梅开二度。同时,中高价股、绩优股指数涨幅居前;而亏损股排名靠后,但是,你可不要忘记昨天大盘为什么下跌?或者说,为什么昨天进行技术性的回档洗筹?因上方有4108点的压力(我近期说过多少次,自己也记不清了),所以,今天的上涨并不代表行情发生的真正的好转,不代表4108点的压力消失,对今日走势既不过于乐观,也不过于悲观,冷静面对不慌不乱方成大器!
这里有什么操作的窍门吗?有,上课时,注意问我。
附:
股指期货正进行最关键的制度铺垫
编者按: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期市成交量高达4412万手,成交金额30295亿元,同比大涨了31%和75%。此外,期货公司新增开户数、客户保证金规模、手续费收入等业务指标也有大幅提升。
除了商品期货的优异表现外,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也步入“快车道”。其中,制度性创新尤为突出。近期,《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规章制度相继出台。随后,中金所开始对各项交易规则、细则征求意见,对原有的仿真交易规则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这些制度性建设为股指期货的上市夯实了基础。
那么,商品期市为何近期会有如此亮丽的表现?股指期货的“稳步推出”又在经历着怎样的制度变迁?本期策划将通过记者和专家的视角,对包括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在内的期货市场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5月14日起,中金所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合约表》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业务规则》的修改正式生效。此前,中金所还公布了股指期货交易相关细则,并公开征求各界意见。
中金所有关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品种的指导性文件的集中亮相,为股指期货的上市进行着最为关键的制度铺垫。
昨天
时至2007年,我国期货市场已经走过了近十五个年头。按权威划分,大约可分为“初步形成阶段”(1990年至1994年)、“清理整顿阶段”(1995年至2000年)和“规范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暂行条例》出台于1999年6月2日,并于同年9月1日开始施行。从时间跨度看,《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萌芽于“初步形成阶段”,诞生于“清理整顿阶段”,主要实施于“规范发展阶段”。
在《暂行条例》出台之前,期货市场特点表现为市场盲目发展和遍地开花,管理各自为政。据初步统计,在“初步形成阶段”,期货交易所最多时有四五十家,期货公司近千家,上市品种众多。例如,在交易所层面,各个行业或部门、各个地方都可以办自己的交易所,仅在上海地区最多时有七家交易所。
在制度层面,期货行业并没有一套统一、完善的行业管理法规,以明确规范期货市场各参与主体行为。当时对期货行业定位模糊。在试点之初,期货市场是与旅游等划为同一个行业,为其他服务业;在行业监督管理层面,期货市场缺乏统一监管和相应的监管力量。直到1994年,中国证监会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开始了对期货市场的管理。在1998年底,期货行业最终形成全国统一的监管体系。
盲目发展和各自为政,导致交易所、期货公司、投资者之间时而发生恶性竞争,诸如坑害投资者、诋毁同行等不良行为以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明令禁止的行为时有发生。管理法规缺失、统一监管和监管力量缺乏,造成对市场主体违规或违法行为惩治不力,违规或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从而难以得到根除。在《暂行条例》出台之前,期货市场先后发生了“3·27”国债期货风波等多起重大风险事件,这也成为中国期货市场真正进行“风险管理”的开端。
《暂行条例》实施后,期货市场经历了低迷、恢复和稳健的发展进程,逐步实现了规范发展。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稳步提升,重大风险事件没有重演;期货市场的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政府、期货投资者和社会对期货市场的信心增强。至2006年,期市的成交金额已经由1999年时2.2万亿元提高到19.1万亿元,增长了约7.6倍。
今天
然而,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治理整顿条件下出现的《暂行条例》与当前市场发展的趋势有了愈来愈多的背离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下,《期货交易管理条例》顺势而生。
4月15日,修订后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及其相配套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公司管理办法》开始施行。4月22日,《期货公司金融期货结算业务试行办法》、《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及《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三个办法公布。条例的正式出台,是期货行业重大的制度性创新,是我国期市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新条例为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产品的上市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还将期货公司定位于金融企业,扩大其经营范围。除此之外,条例扩大了期货投资者规模及其资金规模。上述制度创新将拓宽期货市场发展空间,迅速提升期货市场发展速度。
根据条例,中金所对交易规则及其实施细则也作了相应修改。5月11日又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合约表》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业务规则》进行了修订,修改涉及二十处之多。其中多处体现出风险“事前防范”的用意。
比如熔断机制的修改。修改后的熔断机制规则是,当期货指数的涨跌幅触及6%时,交易仍可进行,但指数报价不可超过6%;股指期货熔断机制的启动时间加长,从原来的1分钟延长到5分钟;同时,将熔断机制生效的时间由10分钟缩短到5分钟,恢复交易后,涨跌停板幅为10%。有专家指出,熔断点相当于一个前置性的涨跌停板,可有效防止指数波动过大带来的风险。
再有,中金所规定合约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为10%,比原来征求稿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保证金门槛的提高,将进一步减少散户的参与人数,增大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机构投资群体的比例。
明天
日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要按照高标准、稳起步的原则对金融期货进行制度安排和各项准备工作。按此思路平稳推出股指期货,虽然初期将众多参与者挡在“高门槛”之外,市场不会迅速活跃。但是,随着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监管经验的逐步积累,股指期货的品种和参与人数将会不断增多,操作模式也会由投机逐步向套保和套利转变。
目前,我国股市热度不减,5月14日盘中一度逼近4100点,这多少缓和了市场缺乏做空机制的弊端。但是,市场出现单边下跌或短期调整,投资者缺少避险和可操作金融工具的问题便会凸显出来。未来,各股指期货品种的陆续推出,将改变股市和期市割裂的现状,促进股价的合理波动,使投资市场出现单边市或波动市的情况下也可获得稳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