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家路过每天都要经过的小区,看到了一个以前一直没有注意的现象:路边有很多公司拉起了各种各样的横幅,写着什么炒股就找什么公司,现在股市热如火,机会多多等等,但是我看完了一个横幅,突然发现后面多了一个“机会多多”,一看下面的较小的联系电话,就知道那两个类似业务的公司,同时选择这个小区作为宣传地,连撰写的广告语都有些相似(至少是后面部分是一样)。
虽然股市很热,但是我并不打算去评判股市的竞争是良性还是恶性(对于一个在牛市中还处于股市之外的人,好像没有资格去评判它)。我打算说说平时看到的很多竞争。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样的竞争。
记得大学时,由于会点书法,参加了不少宣传部,广告社。期间也制作过不少校园内外的广告和海报。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去粘贴海报总是看哪个位置醒目,就往哪个位置贴。才贴了两次,就出现贴叁张海报,在不到半天的时间里面被撕掉至少两张的现象。老社员说我没有贴,或者没有贴好,我真是百口莫辩。后来跟一个老社员一起去粘贴海报,在我们贴海报的时候,他先看看海报栏上之前贴的广告是什么时候贴的,然后比比自己的海报,选择了一个比较偏的地方,把我们辛辛苦苦制作的海报贴上去。我很不明白,问他为什么不贴在中间,这样大家更关注。他告诉了我,如果我把自己的海报贴在中间,挡住了别人的海报,在他们的海报还没有过期之前,制作海报的人或者关心海报相关活动的人都会把我们的海报撕掉。如果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海报遮挡住别人的海报,那别人一样也可以这样做,那我们的努力就白费了。也就是从那次起,我粘贴的海报再也没有被这样无理地撕掉过。在随后的几年里,宣传部或广告社有新成员加入的时候,我总会想办法主动把这个任何“良性竞争”的秘诀告诉他们。这也使得我所在的宣传部和广告社在校园内外得到了很大的认可(虽然有很多人认为是我们有很不错的制作人员和创意人员,但是我觉得懂得尊重“同行”的劳动成果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北漂”一族在进入这个大都市的时候,除了个别能投靠亲朋好友的外,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找房子,租房子。在到北京之前,一般人都是通过网络或者朋友来找房子,但是过段时间,大家都转向了街头小广告。几乎我们所到的地方都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广告,而其中最多的就是房屋租赁信息。如果你要租房子,你只要选择想要租房的地方,然后在附近逛逛,随手撕下或记下几张小广告,房子的事情就搞定了(对于这些街头牛皮癣的抵制,我们人人有责。但是在没有更可信的房屋中介和更合适的房屋中介收费之前,估计还是“有市场,就有存在的必要”。)但是走来路上,我们也经常看到那些粘贴房屋租赁信息的人,他们“啪”一声就将一张自己公司的广告贴了上去,“嘶”又是一声,他们就可以把别人刚粘贴的,同样是房屋租赁信息的广告撕掉。而且还是见了就随手撕的(不知道前面的粘贴,还以为是城管在清楚街头牛皮癣)。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房地产公司招聘更多的人员来粘贴和撕掉房屋租赁广告,可怜了我们的环境。典型的“恶性竞争”。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竞争数不胜数:朋友之间为了一个类似的利益,互相拆台;合伙人之间也一样为了各自的一点利益,失去了应该有的协作与对对方的尊重;类似产品销售商为了多销售自己的产品,感受到了马克.土温竞选州长遇到遭遇。而合伙人互补有无,把事业做大的例子也不少;网友提供了各种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别人获得的利益,他也一样获得的应该有的利益……
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其实这个道理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是“近利”又是一个摆脱不了的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