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亦有道与政府的“七寸”
完整地审视整个项目发展的各环节,不难发现外方合作者和实际操盘人有意无意地利用了政府官员的弱点,大大地“骗”了一把。他们实际上靠的只是一张嘴和天花乱坠的美好前景,并没有阻挠相关部门执行必要的审查和控制。
朱曾经为贵州引进该项目描绘了最辉煌的前景,在三五年内,通过“创新知识经济计划”,建成一个上百万人的科技产业区,十年内实现1000亿美元高科技产值。几乎没有哪个地方政府会有对这个宏伟计划的诱惑的抵御能力。如果产值真能达到100亿美元,相当于再造一个贵州。产值1000亿美元,贵州就赶上富裕的广东了,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政绩啊,朱某正是抓住了地方政府急于求成的心理这个“七寸”。
尽管项目开工前后三年多,没有一个月的产量达到过预期数量。但地方政府仍愿维持那个美丽的梦想,更义无返顾地以政府担保动员商业银行继续山地该项目贷款4亿多。朱宝麒曾声称接到的“超过70万片,金额达8000万美元”的国际大订单。后证实有相当部分为“意向性合同”。
这个故事本该到此收场了,2005年10月朱宝麒最后一次作为汇通世华总裁的高调出现,联合北京天朗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推出
朱宝麒们的另一个宏伟蓝图打动了某直辖市政府。当年该市政府下发文件称,某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实际出资人将与朱某、潘某控制的技术入股方MAXSINO 成立一合资公司,潘出任合资公司副总裁,朱担任执行董事,以尽快实施“IT综合功能模块”项目。该市还同意为项目融资4亿元。
所谓“IT综合功能模块”是一个更大的饼,朱某筹划的合资公司将成为一个宏大的消费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核心芯片的研发在北京,微硬盘基地在贵阳,成品制造在重庆,以提供娱乐、游戏为主的内容产业在深圳。通过那个几乎已经云消烟灭的微硬盘将这四个环节整合起来,“紧紧抓住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未来”。
天知道这个黑洞又要吞掉多少金钱。
点评:
以微硬盘为代表的发展目标—2005年至2006年达到100 亿美元,并可望上调至300亿美元。对于电子产业基础薄弱的西部省份,稍微盘算一下就知道是个笑话。这个杜撰的创新知识经济发展计划还有要求具有雄厚科研实力才能开展的材料科技和生物科技,其中前者的目标产值为100亿美元,后者的目标是2008年突破300亿美元。增长率是每两年翻一番。这样的数字游戏居然能够让一个科技文化落后、财力有限的西部省份领导心驰神往,不可思议之外也有其必然性。贵州为了不切实际的理想吃了大亏,未必能惊醒其他地方政府不犯同样错误,欠缺专业知识也许不是官员们的错,但失去科学态度的盲目决策、干预企业市场化经营,也许是补缺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