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基金


任何火爆式的东西,背后都是一个陷阱。美丽的诱惑,就如渔夫用诱饵来吸引鱼群,最终结果是如何,就可想而知。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股市牛气冲天,凡是升的越高,跌的就越惨。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因为馅饼本身就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那也只是美丽的肥皂沫。理性比冲动重要,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理财的最终归宿。当然,笔者没有在基金里游荡,太诱人的东西往往不是好东西。如果家里有闲钱,完全可以到基金里一游,做个个人生活体验也未尝不可。华尔街有句著名的投资箴言:选择什么时候入市,就像从空中接住一把飞刀那样难。风险与收益是孪生兄弟,不要太高兴,也不要太悲伤,小起必然是小落,大起潜伏着大落,对于现在热衷于基金的朋友,请慎重。

一些不恰当的评论,仅供参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暴涨、追捧还有神话

 

要赚钱,投基金,成为2006年岁末热门话题。尤其嘉实策略增长基金两个记录:以一天完成发行募集资金419.17亿元的成绩,创下了基金业发行时间最短以及首发规模最大两项纪录。同时,它还创造了全球基金史上的最高单日募集纪录,成为我国基金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嘉实基金借此实现了从2004年的300亿元规模,到2005年的400亿元规模,狂飙至2006年的1000亿元规模的发展神话。中国开放式基金的数目在过去5年中几乎呈几何级数成长,基金数目平均每6个月就翻上一番。于是,暴涨、追捧还有神话已演化成只要是新基金就疯狂抢购的局面。

 

冷眼看待基金

基金真的那么好吗?

事实并非如此。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看到或听到的,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当你看到或者听到的,其实都是一叶遮百丑。人都有一种心理,那就是大势宣扬自己的成功,却对自己的失败只字不提。同样,在基金的市场里,我们听到的或者看到的好像都是成功的例子,其实,失败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只是不说而已。当然,目前在一片凯歌之下,说这种话也许会招众人批评,因为有的失败例子只是还在潜伏期。但是,避开常规人思维方式,不难发现,任何具有集体一致性的行为,其实都是盲目的行为。再回头看看历史,就不难发现一些好像集体理性的行为,到最后其实都是不理性的行为,有的甚至作为历史的笑料。可是,人们经常会把历史见忘,因为历史是不会重复的,只是重复的方式不同而已。

 

旁观者清

笔者没有精力参与所谓的基金投资,作为旁观者,发表一些令基金投资者的很不爽的观点。当然,良药苦口,肯定会有好处!

人们都知道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就是诗不知道风险在哪儿,什么时候出现。把钱放在家里,也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叫做不投资,但也存在风险,那就是有一天小偷潜入家中,就存在被盗的风险。同样,对于基金而言,我认为最大的风险是中国金融管理体系还在完善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很难想象,在几十年的国有银行管理体系中,还会出现所谓的银行行长携款外逃。那么,对于把钱放在别人口袋里,能放心吗?有人说,如果不放心,那一切就无从谈起。笔者在此只是提醒,任何风险都存在,只是大家让提前了解知识,不然到时会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甚至跳楼自杀,那可不是和谐社会的现象。

希望本人是危言耸听!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防基金也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