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指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新股计入时以发行价计算,发行价与上市价间差距很大,造成指数的大幅虚增。二是按照总股本加权的方法,中行、工行占整个市场总股本的36%,但是其流通股只占整个市场的2.7%,杠杆效应极大。由此引发极高的杠杆率。如工行只有400多亿的流通股,但总市值却有2万多亿,可以撬动整个上证综指,导致虚涨或虚跌。
从股市的平均市盈率看,巴曙松指出,5年前上证指数达到2,245点时,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约为56倍,加权平均股价约为12元多,但在去年重回2,245点后,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只为28倍、30倍,加权平均股价才7元多。由此笔者估计,上证指数虚高在40%以上。实际上上证股指在2400-2500点左右。
另外,从2001年算起到2006年底 ,以GDP年均10%以上的增长率,2001年初2000多点,到2006年底以10%的产值增长率来算,应该在3200-3300左右,但上市公司的收益增长远高于GDP的增长,因此,到2006年底上证综指的理性价位应该在3500点左右。实际在2006年底上证综指才到2700多点,根本还没有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3500点。
这就是说,直到今年4月,我国的股市仅是回复到其应有的合理价位!当然这是从整体上说的,笔者不否定一些被爆炒的个股存在很大的泡沫风险!
但说上证综指到6100点,如果是年内就实现的话,风险就比较高了!投资者应谨慎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