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猪市思维可以休矣


鲁汉

做股票的朋友们都知道,股市有牛市和熊市之别。所谓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所谓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但是,在中国股市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也是有涨有落,但它既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政策市场。即,中国股市的涨跌不是市场行为,而是是受政府政策的控制的。所以,人们不无揶揄地把中国的股市称之为“猪”市。

中国股市过多的受到政府政策影响的事例屡见不鲜。比如,被一些专家称为中国股市最惨烈的两次崩盘,都是由于受到政策的影响。一次是:1996年国庆节前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1129,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分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16官方媒体发布的“社论”终于遏止了股市上涨的势头。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另一次“崩盘”发生在2001年。当年7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到1019,沪指已从614 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别的不说,从政府屡次调整证券投资的印花税税率的过程,我们就可以清楚看到,中国股市是如何为政策所累的:1990年,证券交易印花税为0.6%。199110月,为了刺激当时低靡的股市,证券投资印花税调整为0.3%。1997512,针对当时中国股市的所谓过度投机,证券交易印花税,又提高到0.5%1998612,为了使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向前发展”,证券交易印花税又下调至0.4%199961,“为了活跃B股市场”,证券交易印花税又降低为0.3%20011116,又将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为0.2%2005124,“为了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证券交易印花税再次下调至0.1%

由此可见,在过去的10多年的时间中,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跌宕起伏,政府的干预在其中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而股市本来应该是一个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政府的任何非市场行为的干预都会对股市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人们谐谑地把这种政策影响股市的现象称之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猪市”,也就情有可原了。而的的确确,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中,一直就有一种依赖政府干预的“猪市”思维在股市弥漫。股市跌了,就希望政府出来托市;股市涨了,又企盼政府出来砸盘。

持续低靡的中国股市,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带动之下,在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动之下,一步一步的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上证指数从1000多点,涨到了2000多点,又涨到了3000多点,最近又上到了4000点,似乎上的有点快。但是,如果我们把股市的涨幅和10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涨了3倍增幅相比,这个增长似乎又是合乎情理的。但是习惯于中国股市的“猪市”思维的一些专家却看不下去了。最近,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海龟等等,纷纷跳出来唱空中国股市。其实,唱空也罢,唱多也罢,本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但是,有些唱空者,不是从股市发展的基本情况去考虑问题,而是继续抱着“猪市”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就不免令人遗憾了。

518,央行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政策: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央行同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宣布自2007521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这本是央行应对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却被一些有着“猪市”思维的人当作是“抑制股市的三道金牌”,更有人宣称:此次加息或已拉开中国政府采取措施抑制本国股市上涨的帷幕,预计下周中国股市将出现下跌,如果市场出现抗跌性,则中国政府将会继续采取措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最近,又看到一些经济狂人出来叫嚣要提高证券交易的印花税,甚至还有个别人提出要对股市征收资本利得税,大有不把股市搞垮誓不罢休的味道。

如果说,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不思进取,还是习惯沉湎于于计划经济的“猪市”思维,倒也情有可原。但是,我们看到,一些号称是市场经济出身的海龟、一些自称曾混迹于华尔街的市场经济学者,甚至还有一些以QFII为首的的证券业专业人士,也采用这种“猪市”思维,大肆蛊惑人心,唱空中国股市,其真实用心就更值得推敲了。更为歹毒的是,有个别号称是市场经济领导的国家,居然也别有用心的要求中国政府干预中国股市。请问,当nsdq指数超过4000点的时候,你们的政府为什么不出台抑止股市的强硬政策?

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政府更不是愚不可及。要发展中国的经济,我们必须走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任何企图人为干预市场的动机,必将遭到市场的唾弃。

中国股市的“猪市“思维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