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股指几乎天天上涨。在市场人士纷纷警示风险“大调整随时到来”的时候,调整还真的来了。昨天,上证指数出现了近期从未出现的低开,随后便一路下跌,盘中鲜有强劲的反弹,最终以163点的跌幅收盘。与此同时,亚太地区以及欧洲股市均一片“绿色”。
近乎“2.27暴跌”再一次重现。如果说“2.27暴跌”是由于日元套利的原因,昨天A股的大跌则是“内因”。自加息导致上证指数跨越3000点后,大盘“牛”劲十足,并且一口气冲到了3600点之上,期间居然天天以红盘报收。大盘的强势,得益于节后资金的蜂拥而入,另外市场对低价股的炒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截止目前,A股开户数已达9020万户。节后新股民入市呈加速态势,上周三至本周一,新增A股开户数共为89.7万,超过2005年全年的85万户。去年行情同样火爆,新增开户也不到400万户,而今年还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500万户,投资者的入市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就连基金也在惊呼对股市走势看不懂,低价股狂飙,价值投资理念似乎被抛到了一边。但市场依然我行我素,丝毫没有理会。有数据显示,一季度,诸多基金没有跑赢大盘指数的涨幅。若非基金已被市场“边缘化”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价值投资作为市场永恒的主题,是无法改变的。在亏损股、垃圾股鸡犬升天的背景下,市场已积累了较丰厚的获利筹码,而且,过高的指标也不利于股指继续上行,兑现利润修复指标成为必然,因此,市场的回调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昨天的大跌显然又在意料之外。市场预计到会有调整,但却没有预料到幅度会这么大。其实,在这一切的背后,与国家统计局推迟公布数据密不可分。
今年以来,管理层频频“祭”起调控的大旗。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银行存款利率,目的在于冲抵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压力。在数据公布之前,市场曾预计一季度的数据会有“惊人”的表现,也就是说,市场面临着宏观调控的巨大压力。虽然现在是牛市,但市场对于政策的威力却不可不防,但国家统计局推迟公布数据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其实,此次推迟公布数据并非是第一次。统计局的相关人员就表示,在国家统计局举行过的发布会中,既有提前的,也有推迟的,如去年三季度的发布会就提前数天,而2004年三季度发布会就推迟了。而从昨天的数据来看,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并没有什么“惊人”的。如此说来,是市场被某些机构利用了,而许多投资者也无疑被忽悠了一回。
从盘面上看,节后包括银行等大型蓝筹涨幅不大,主要是低价股在表演。如果说市场要回调的话,也应该是涨幅较高的低价股充当下跌的“先锋”,但昨天恰恰是工行、中行以及基金重仓股等在“打头阵”,市场主力忽悠的意图非常明显。
这是一轮大牛市毋庸置疑,问题在于,牛市以何种方式进行下去,而投资者又该怎样来面对。如果总是被市场忽悠,当牛转熊的时候,或许投资者并不能分享到牛市的盛宴。关于对投资者的一项盈亏调查就显示,去年有近30%的投资者出现亏损或没有盈利。牛市中存在风险,被市场忽悠同样也是风险。
从2006年上市公司年报看,也是报喜的多报忧的少,而从上市公司一季度的业绩预告看,同样如此。有了业绩做支撑,牛市当然还得进行下去,况且,明年还是奥运年,哪有牛市就此结束的道理?
作为投资者来讲,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分寸,不要再次成为市场忽悠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