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峰这厮“剽窃”了叶茂中?


不少人说穆峰这厮“剽窃”了叶茂中的“厮”字,我无语,我要喊冤!

的确,在营销界模仿被视为“耻辱”,我也经常叫喊:“只有不一样,你才能生存”。可是,对“厮”第一次相恋是我上初中看原版《水浒传》时,那时看了还不过瘾,又做了笔记。

上大学后知道了叶茂中这厮,受了他的影响,后来写文章,将自己的文笔定位为:生动、活泼,不失犀利。怎么在文中全面贯彻这一方针?肯定对自己的称呼也得体现这一定位。一般人称自己为笔者,太俗了!我当时就想用“这厮”,因叶茂中那厮已先入为主,我再用,肯定会有人反感,没法,就用“这顽童”对付了一段时间,但越用越乏味、越用越窄,不得已也只能用“这厮”了。我觉得这更能与我文章给人的“文笔形象”一致。况且本人个性也决定我用“这厮”最合适。

有一点可以说明的是叶茂中称读者为“看官”,而我用“仁兄”。这种称谓与我的语言风格相得益彰。

总之,不恶意模仿,一切的一切都得有自己的定位,然后围着它转,与之步调一致,为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