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们常说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这只是看到表象,事实上人生的道路是平坦的。人生道路有突起出来的部分,也有凹陷下去的部分,这就是常人所说的坎坷;可是突起出来的部分正好可以填满凹陷下去的部分,凹陷下去的部分正好可以容纳突起出来的部分,所以人生的道路其实是平坦的。坎坷只是表象,平坦才是实质。坎坷与平坦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我们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人生折腾的平衡法则。我的人生理论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是人生的内容和意义是折腾,二是人生折腾有三大法则:矛盾、循环、平衡。
人生折腾最大的平衡是生与死。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天下诸人,概莫能外。贵为天子的人与贱如小民的人,富可敌国的人与穷无立锥之地的人,身强可力拔泰山的人与弱小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他们在贵贱、富穷、强弱上的不同可以大到有天渊之别;但是他们最终都会死掉,都会变成一堆堆重量相等的森然白骨,百千万年后与垃圾、尘土一起杂成荒野。如果这些白骨没有被创土的锄头、耕地的牛蹄和播种的拖拉机敲、踩、压成碎片、骨粉,而是有幸散落在荒山野岭或深暗可怖的洞穴中,也要任由蚂蚁、虫子等在骨缝里穿来穿去,任其蛀咬。那时如果有一个牧童,碰巧捡到一个根国王的骨头和一根乞丐的骨头,把它们拿在手里一边敲打一边喝问“谁是国王?谁是乞丐?再不说就敲碎你们!”那么这个闹恶作剧的孩子把两根骨头敲成碎片、砸成粉末了,它们也不会再现从前威风国王与可怜乞丐的天渊之别。这就是天造的平衡,是人生最大的天造的平衡。
人们在生之时,由于贵贱、富穷和强弱的差别太大,因此会产生错觉,以为有的人可能不会死亡。如有一个穷光蛋农民与一个千万富翁煤老板发生土地争议,当地政府站在投资商一方,主张低价征地开矿。农民眼睁睁看着煤老板日进斗金,而自己的“命根子”土地却要被廉价买掉,在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时,就在汽车底下放个炸药包把煤老板炸死了。在法庭审判中,法官问他最后陈述时,这个憨厚的农民既困惑而又惊喜地说:太神奇了,太神奇了,那么有钱的人也可以炸得死啊!简直不可思议!这个没有文化、不懂佛经的农民,在将要被处死的时候,也能感觉到在人生的尽头、在死亡面前人生的平等与平衡。
(二)
生与死是人生折腾最大的平衡,那么人在活着的时候,最大的平衡是什么呢?那就是顺境与逆境。根据超人力量规定,每个人所遇到顺境与逆境的多少和大小不一样,但是一个人一生所遇到顺境与逆境的多少和大小却是一样的。因此把一个人的一生拉平来看,就既无顺境、也无逆境,而是平常无奇的境遇。人生的内容和意义是折腾,逆境、顺境这些东西,是超人力量用来充实凡俗人生的把戏,目的是让世俗众生有折腾的内容,并折腾得有意义。
人生折腾的最高法则之一是平衡,所以一个人一生所遇顺境与逆境是相等的;但是人与人相比,各人所遇到的顺境与逆境却不相等。有人一生遇到的顺境多得令人羡慕,但其所遭遇的逆境也大得惊人,而平常人只是看到一面尤其只看到成功和顺利的一面。比如伟大领袖毛泽东,生前一个人在亿万人之上,实在是了不得啊,让几亿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全体国人只能忘情高呼“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来表达无限的敬仰之情。可是呢,一般人不太懂得和留意超人力量的规定。超人力量对伟大领袖说:在天意面前人人平等,你要当皇帝可以,但是你自己必须苦读诗书、历尽万般磨难;你的亲人要几乎短命殆尽,你要断子绝孙;你不会有一个朋友,和你共度几十年患难的人也要给你制造麻烦、觊觎你的权力、甚至要把你置于死地;你一生都在一心一意、一鼓作气地折腾啊、努力啊、奋斗啊、斗争啊,最后要斗成一个光杆司令,在弥留人际的一刻,才能佛性开化、悟觉人生的终结真理。比如对伟大设计师邓小平,超人力量也同样规定:你要有晚年“邓小平理论”光照大地、辉煌无比的极端成功可以,但你必须在六十多岁去劈柴、搬砖,历经人生苦难;甚至你的亲人也要为你付出生命代价,你的儿子要被打成残废,等等。比如外国的,比如对音乐天才贝多芬,超人力量也同样规定:你要成为人类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可以,但必须让你的父亲严厉残酷和酗酒成性,还要让你的父母早逝、使你很小就成为两个弟弟的监护人;并且还要让你不到五十岁就成为聋子,而且无论如何发挥你那个举世无双的音乐创造天才,都注定要穷困潦倒一生。
在超人力量设计的天平上,人生的折腾是平衡、也是平等的。越是大富大贵之人,他就越是多灾多难;一般贫民百姓,反倒少灾少难。一般百姓,没有锦衣玉食、高门华府的大成顺境,但也没有争权夺利、遭人暗算、劳心憔悴的逆境。有句俗话说“官问刑,富问灾,平民百姓问发财”,就是说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的人,都各有各的福、各有各的灾。文革中有个壮年农民,他非常羡慕、崇拜一个从城里来的与他同龄的知识分子男人,痛悔自己读不起书,不能成为那种只靠吹牛、不干劳动也能吃好穿好的文人。可是当知识分子的老婆与他在床上疯狂交欢的时候,他才知道
俗话说“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生各有各的顺境、各有各的逆境。人比人,不懂得平衡法则,就真是会气死人。懂得平衡法则呢,管他妈天王老子,“你当你的官,我搬我的砖”,只有自己快乐平安,那才是自己的所有。
(三)
贫富平衡也是人生折腾最大的平衡关系之一,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了贫富折腾上。为什么人类与自然界斗争几千年,生产力增长千百倍、财富也增长千百倍,却依然有众多的穷人不能成为富人?为什么有的人轻而易举就成为富人、有的人奋斗终生依然是穷光蛋一个?这就是超人力量规定的平衡。人间必须要有富人与穷人的矛盾、斗争,人生才能折腾下去;如果一个社会里都是富人或者都是穷人,人生就没有什么可折腾的了,人就没有活着的意义了。这是贫富平衡的第一层含义。
贫富平衡的第二层含义,每个人和每群人都做过富人、也都做过穷人,没有谁是永远的富人,也没有谁是永远的穷人。美国人会不会永远做富人呢?不会的;非洲人会不会永远做穷人呢?也不会的。套用《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头的至理名言来讲,就是“天下大势,富久必穷,穷久必富”,风水轮流转,庄家换着当。那么一个人或一群人,要富多久才会轮到穷、要穷多久才能换上富呢?这就是超人力量的绝密信息了,就我现在所了解人类最高预测技术“易经八卦”的深奥程度,也不能完全测知。天定的规则应该是: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到当代,从全人类、到民族、到群体、到个人,从全世界、到国家、到地区、到阳宅,大循环里有子循环、子循环里有小循环、小循环里还有更小循环。这个循环既是矛盾、又是平衡。就从古到今的中国这个地域、民族来讲,基本上是富不过三代、好不过百载。比如第一代从穷人变为富人后,给第二代留下一笔财富和一本致富之书,第二代给第三代人留下大量财富和十本致富之书,第三代给第四代留下巨额财富和一百本致富之书。可是这个第四代呢,他得到几代人积累的巨额财富和一百本致富之书,而且他还可能比他的前辈多一个玩意,就是世界最高学府的MBA学位,按理说他比那个穷人要变富的起点,有天渊之别了。可是呢,他抵挡不住超人力量规定的宿命循环——他要由一个没有理由变成穷人的富人,真正地变成穷人;而那个处在上升循环中没有理由成为富人的穷人,却要真正地成为富人。没有任何人能够打破超人力量规定的宿命循环,那些总结和写作致富“圣经”的学者,在超人力量面前都是吹牛和说谎的废物。
贫富平衡的第三层意思,贫是有前提的,富,也是有前提的。每个富人都希望他这一代不要穷下去,每个穷人都希望今生能够富起来,但是穷富都有前提,这就是超人力量规定的平衡关系。如果没有天定的时来运转,你要撞个头破血流去变穷或变富都不可能。我认识一个千万富翁,他在十年前高考落选后,就在自己偏僻落后的农村家中办起一个中考补习班,准备一边教书、一边复习准备高考。可是这个狗杂种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第二年全县中考,来自他那个家庭补习班的录取人数竟占到全县录取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于是他身不由己地放弃了高考,还放弃一个当官的机会,后来把学校办到县城,后来又办到更大的城市里。很多人批评和谴责他的“皮鞭”和“农民”式教学方法违背什么现代教育理念和人本思想,可是这些吹牛的聪明人,却没有一个能够办一所学校赚一分钱。现在有人愿意出一千五百万元买他这个学校,而他却说给三千万也不卖了。你从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管理学等任何一个“科学”角度来分析,他都没有成为富人的理由,可是他确确实实地成了富人,这就是超人力量规定的平衡。这是他毅然地放弃和获取的平衡,是他前世穷鬼、今世富人的平衡。巴谷山网友的朋友阿黄,不幸因车祸客死他乡,得到的赔偿使妻子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婆,阿黄“用生命换来了老婆和孩子下半辈子的富裕生活”,这也是超人力量规定贫富折腾的平衡。
了解人生折腾的平衡法则,任何的穷,任何的富,你都不会感到奇怪。人类贫富折腾是超人力量的规定,超人力量规定贫富折腾是人生的主要内容,因此人们折腾起来都身不由己,一方面是勃勃雄心,一方面必须听天由命。
(四)
在超人力量安排的人生折腾中,男女平衡是造物主设计得最为神奇和巧妙的平衡。超人力量在人体内植入的爱欲和食欲这两种本性,是人生中最不会感觉厌倦的东西。一个大学教授演讲,听一次就不想听了;一本世界名著、一部世界顶级电影,看一遍就不想看了;一种游戏,玩一回就不想玩了……只有做爱和吃饭,永远不会厌倦。难怪孟圣人在讲人性的时候,要举食、色二事为例,他说“食色,性也。”
男女平衡的主要关系是情爱和性爱,男人在情爱和性爱上需要女人,女人在情爱和性爱上需要男人。男人和女人在相爱和做爱的时候,会完全地身不由己,会彻底地做超人力量的奴隶。男人和女人在情爱和性爱上相互需要的折腾,既是人生重要的内容,也是人生重要的平衡。男人和女人相爱和做爱,这个平衡关系太巧妙太神奇、太杰出太伟大了,它不仅平衡情爱和性爱本身,也平衡其他许多的折腾关系。从人性的恨、爱角度来看,就可把中国四大名著分为两种,一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属于“恨”的一种;一是《红楼梦》和《金瓶梅》,属于“爱”的一种。如果没有情爱和性爱,就自然没有《红楼梦》和《金瓶梅》,那么四大名著就只剩下两大名著,那么人间就会变成打杀得天昏地暗的动物世界。由此可见爱、恨之间也有平衡,而且男女之间的情爱、性爱平衡还是人间和平这个平衡的根本。
超人力量为了世俗人生真正实现它所设计的情爱和性爱平衡,还规定世上的男人和女人正好相等。如果世上的男人和女人要同时配对来相爱、相交,那么没有一个在配对时需要女人的男人找不到女人,也没有一个在配对时需要男人的女人找不到男人。超人力量在设计人间的平衡关系时真是煞费苦心啊,从情爱和性爱的质量平衡到男女相等的数量平衡,都考虑得十分周到。
超人力量为了世俗人生实现它所设计的性爱平衡,还在人的肉体上发明和制造了美妙绝伦的阴茎和阴门。在动物出现阴茎和阴门之前,绝没有任何的相似之物可供学习和模仿,因此阴茎和阴门是造物主活脱脱的创新作品。超人力量力图使所有生命的生殖器官都不相同和相似混淆,而对人类生殖器官的设计装置更是完美奇妙。例如我们设想:如果把阴茎设计和制作在男人头上,那么牛角之类就要重新设计;如果把阴门设计和制作在女人头上,那么长在前头的鱼嘴之类就要重新设计。超人力量把阴茎和阴门布置和打造在两腿之间,真是非常完美!它让它们隐蔽起来、不轻易示人,而且超人力量还设计人类的神圣情感和羞耻的道德力量来保护生殖器,使它变得神神秘秘,从而让人生折腾中的情爱、性爱、偷情等更富刺激力。超人力量把雌性生殖器设计成凹陷下去的深渊,把雄性生殖器设计成可以伸缩的硬体,而且两相结合时天衣无缝,最为奇妙的是它们在交合时会给男女双方带来天崩地裂般的快感传递。如果不是造物主的奇妙设计,我们会有男欢女爱的倾心快乐吗。当我们忘情地做爱时,我们只相信苍茫宇宙中的一个神——超人力量——它设计和制造了我们,设计和制造了我们的生殖器,设计和制造了我们的平衡心理。虽然如果没有超人力量给我们的食物,我们会立即饿死;但是只有我们在感觉情爱和性爱的快乐时,才会真心地感谢苍天,对造物主顶礼膜拜!
人间没有一种艺术品的欣赏价值大过阴茎和阴门。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应是最伟大地直接再现和隐喻再现阴茎和阴门的人。男人欣赏女人的美,实质是欣赏她的阴门;女人欣赏男人的美,实质是欣赏他的阴茎。没有阴茎和阴门,艺术就是狗屎一堆,臭不可闻。在西方的艺术中,都有极好地表现阴茎和阴门的作品,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刻《大卫》和芝嘉哥的瓷盆装饰画《花》等,至于表现阴茎、阴门及其交合之美的影视艺术,就更是多得不可数了。中国最杰出的艺术家们虽然没有淋漓尽致地表现过阴茎、阴门,但伟大思想家老子对阴门却有过空前绝后的论断,而且这个论断,比两千多年后弗洛伊德的伟大发现还要高明。老子把产生宇宙万物的“道”比喻为女性生殖器:“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认为神秘幽深的女性生殖器,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老子主张政治、人生的平静与平衡,既然“玄牝之门”是天地之“根”,那么天底下所有的奇迹、和谐与平衡,都是从“阴门”出来的了。事实的确如此,比如我们把全世界的投资和高科技都集中起来,办一座最高水平、占地一万亩的现代工厂,也制造不出一种产品,有如从拳头般大的阴门里出来的一个傻瓜那样高级和精密啊!
(五)
人生的内容是折腾,折腾的最高法则是矛盾、循环与平衡。人生最主要的平衡关系有生死、顺逆、贫富和男女等。这些平衡关系的是超人力量对世俗人生的规定,很多人都难逃这些平衡关系的束缚。人在超人力量规定的平衡法则内生活,就要经历生死、顺逆、贫富和情爱、性爱等喜怒哀乐的折腾。而快乐与痛苦渗透在这些关系中本身又是一种平衡,可谓大平衡中有小平衡。那么一个人能不能打破平衡,在生死、顺逆、贫富、情爱、性爱等生活中做到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呢?这个当然能够做到,那就是要佛性开悟、超越知识、看透人生、破除我执。痛苦是因为执著于转化为自己知识的信息,那么快乐的大法就是超越知识。
我们对死的畏惧不是源于死的本身,死是人生最简单的事情,眼睛一闭就完事了。可是人们为什么会对死亡产生恐惧呢?这是因为人们知道和识别了死的可怖信息,而不能泯灭死生,因此死的痛苦是被可怖的死亡知识折腾的结果。人生顺逆也是一样,逆境中的痛苦是因为我们认为那是逆境的结果,是那个逆境的知识在折腾我们;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这个知识,以乐观积极的姿态去应对和欣赏逆境中的生活,那就自然没有痛苦了。有的穷人没有富人那样的快乐,是因为他执著于贫穷的知识,如果他超越这个知识,就能像富人一样快乐;同样有的富人没有穷人的快乐,也是因为他执著于富人的知识,他同样可以超越富人知识而获取穷人的快乐。情爱、性爱中的痛苦,主要是执著于面子、自尊、道德等知识观念,把这些知识的束缚解开了,情爱、性爱就是最纯粹的快乐。
但是很多人不会相信我的说教,无法做到超越知识。世上总是有人能够脱离凡俗、超越知识,也总是有人要瞎乱折腾、不能超越知识;总是有人总是快乐,也总是有人总是痛苦——这也是超人力量规定的平衡,可以说是更高层次的平衡,哈哈。
(陈嘉珉,2006年7月17日)
人生折腾-超越知识: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_Boke.aspx?id=5890#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