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系北京赛思东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www.senseoriental.com)顾问。
据Wind统计,截至6月10日,两市共有447家公司发布了2007中期业绩预报公告,而报喜公司占大半比例。统计显示,249家公司业绩同比向好,其中,198家公司预计中期业绩同比增加,51家公司预计扭亏,预喜公司家数占所有发布业绩预报公司总数的比例约为56%。
通过这则消息,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大增。如果翻开一季度报告,会发现,比去年同期增长1000%的公司也不是少数,st浪莎一季度每股收益4.73元,同比增长6722%,净资产收益率2586%(有没有看错?也就是说投入一元钱,三个月挣26元);岁宝热电每股收益1.02元(转增前2.05元),同比增长13320%。一个个天文数字从天而降,许多投资者也迷糊了,是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太快了,还是怎么了?
其实,投资者被误导了,具体看st浪莎的季报,我们会发现,尽管每股收益和增长率都高得离谱,但主营业务收入只有455万,同比增长15%,业务利润135万,折合每股利润0.02元,公司净利润的主要来源来自于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相关债权人豁免了相关债务,然后把债务重组收益2.71亿元人民币计入了公司利润。这样一看就知道了,公司的主要收益来自于别人把自己应收的钱不要了,这样就算公司赚得了。
岁宝热电的情况尽管与浪莎不同,但也有一些相同的现象。岁宝热电主营收入17583万元,同比增长60%,但利润却增长13320%(一般业绩好的公司即使10年也不能如此快速的增长),仔细分析,发现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即公司减持了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其实去掉卖民生银行的收益,公司主营业务是亏损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对公司财务政策的新法规造成的,但这种情况只能有一次,不可能持续。
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了两个很严重的后果:
1、使投资者对股市盲目乐观,以为真的是公司业绩暴增,所以股票估值也水涨船高。
2、掩盖了真正的绩优股。许多公司专心致志的进行主业经营,不参与二级市场投机,因此没有分享到这次牛市带来的盛宴,但同时也降低了股市波动的风险,而那些把经营资金投入股市想大赚一笔的公司,尽管短期看收益颇丰,但早晚是要还回去的,更何况导致主营业务大幅下滑,损失大部分市场,最后肯定是鸡飞蛋打,说不定连鸡窝也赔进去了。
投资者应该擦亮眼睛,寻找真正的绩优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