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汇海6月12日


欧元:技术弱势扩展 ▼  
欧洲央行(ECB)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周一向欧洲议会下属的欧盟经济及货币事务委员会作证时表示,产能受限油价变化以及薪资增长超出预期均是威胁物价稳定的风险因素。特里谢表示,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将密切关注各个方面的进展,并在必要时采取坚定且及时的行动,以确保物价所面临的风险不会成为现实。欧洲央行的目标是使中期之内的通货膨胀率处于接近但低于2%的水准。特里谢重申,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仍然宽松。这暗示着欧元区利率在未来几个月中可能继续上调。同时他还表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短期风险基本均衡,而中长期则存在下行风险。特里谢表示,欧元区通胀率预期被设定在1.9%左右的水准,这与欧洲央行所认为的物价稳定水准基本一致。但特里谢也表示,这并不表示他对1.9%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感到满意。特里谢还表示,全球经济失衡给经济增长带来了风险。他重申,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和动荡不受欢迎。

欧元周一基本围绕1.3350横向弱势整理,收市终告连续四个交易日下挫,走势上尚未明确跌破维持近两个月之下降平衡通道,更重要是100天平均线亦成功给予欧元支撑。日线图指标明显转弱,并接近轻微的超卖区域,短期平均线有结束横盘呈向下发散的迹象,短线仍有下跌风险,初步支撑位于100天平均线1.3320,在今年一月及二月份期间,100天平均线曾为欧元给予强大支撑,故欧元再跌破此区则宣告欧元出现进一步回落之形势被确立。1.33水平为61.8%之回吐位置,之后见重要支持则为1.3250水平,为3月26日曾触及之低位,进一步关键则看至200天平均线1.3105水平。上方见较近阻力为25天平均线1.3470,较大阻力则仍见受限于通道上轨1.3500/10,关键阻力则可参考上周高位1.3550水平。

相关要闻:
意大利公布4月工业产值月降0.8%,年升0.8%,低于预期的月升0.2%,年升2.4%。法国4月工业产值月降0.8%,年升1.7%,不及预期的月升0.2%及年升2.6%。显示经济增长动力有所下降。

德国研究机构DIW表示,由于制造业增长放缓,预计德国07年第二季度GDP增长幅度将略有下降,但经济增长趋势并未改变。作为德国5个主要经济研究机构之一的DIW称,经季节性和工作日调整后,预计07年第二季度GDP季率增长0.4%,而07年第一季度为0.5%。5月份DIW作出的07年第二季度GDP增幅预测值为0.6%。声明表示,德国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经济增长趋势并未改变,下调预期值的部分原因是对06年第四季度经济数据进行了调整,而且预期值的微调是统计学的正常变动。由于工业和制造业产能较5月减少,因此制造业增长将有所放缓,但建筑业增长缓慢的势头将有所改善。因07年第一季度上调附加税造成营收减少的售业和餐饮业第二季度均实现增长。贸易、餐饮和交通运输业增长水准远未达到06年第四季度的水准,06年第四季度由于担心政府将上调附加税3个百分点,德国民众出现提前购物潮以规避新的税收政策。德国06年GDP增幅为2.8%,为200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德国经济部长格罗斯(Michael Glos)对当前电力价格水准提出严厉批评,认为这损害到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格罗斯在一份声明中称,近期的国内电力价格正在危害到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给家庭造成了负担。他表示这就是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强电力市场的竞争,因为竞争是确保价格低廉的最好方法,政府已采取措施以加强电力市场的竞争。德国许多电力企业宣布将自7月1日起提高电价,因为从7月开始,这些企业提高电价将不再需要获得国家经济部的批准。据德国能源与电力工业协会(VIK)资料显示,德国国内电力价格已自2005年6月的147.88欧元/兆瓦时上涨了近9%,达到160.91欧元/兆瓦时。

日圆:短线整固观息 〜
日本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修正后季升0.8%,年升3.3%,年率高于预期的上升3.1%。初值为季升0.6%,年升2.4%,且为连续第9个季度上升。日本财务省次官藤井秀人表示,受私人部门需求的有力支撑,日本经济的复苏仍在继续,接近于结束通缩状态。经济持续复苏令未来日本央行升息预期上升。近期隔夜指数掉期市场交易行情显示,日本央行7月升息几率仅为36%,8月为87%,9月前则为100%。而纽西兰央行入市干预导致纽元兑美元自22年高点0.7638挫跌达2%,纽元兑日圆一度重挫,但日圆直盘未出现明显走强。日圆受利差交易回升而再度走软,而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周一讲话重申,威胁欧元区物价稳定的通胀上行风险仍存在,欧洲央行将竭尽所能控制通胀,并称他从未在上周提及央行将暂停升息,暗示欧洲央行未来仍将采取紧缩货币措施,欧元获支撑温和反弹。目前欧元回购融资利率为4.00%,日本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为0.5%,其间3.5%的利差仍吸引投资者逢低买入欧元兑日圆,欧元兑日圆自日间162水准低点反弹,令日圆温和受压。

图表所见, 5及10天平均线趋平,且见两者差距收窄,RSI横盘发展,STC则持续上扬,汇价升幅处于受制。短线有进一步走弱可能,但122.00-20存在较强支撑,更重要支撑位于始自3月初之上升通道上轨122.55水准,短线可能仍可守稳。但较近阻力或先会受制25天平均线121.20水准;而另一段自三月起之上升趋向线则见更关键之阻力为120.10水准,升破此区才见日圆大幅扬升之可能,进一步目标看至200天平均线118.85及250天平均线118.25水准。

相关要闻:
日本央行公布,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日本5月国内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年率上升2.2%,为连续第39个月上升。原先预期为年升2.1%。日本4月国内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经修正后年升2.3%。日本国内企业商品价格指数主要用于衡量企业间交易的在日本国内生产和使用的商品价格,该指数以2000年为基年。

日本财务大臣尾身幸次周二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本经济正在稳步复苏,他个人认为日本已经摆脱通缩。尾身幸次指出,他对通缩的观点与日本政府官方看法不同。日本政府还未宣布通缩已经结束。尾身幸次被问及包括日本在内的全球利率上升走势时未予以直接置评,他表示,希望日本央行继续通过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尾身幸次还表示,他将在假定中长期利率处于上升趋势的基础上制定财政政策。

英镑:是日关切通胀 〜
英国央行行长金恩(Mervyn King)称,若产能压力、物价水准和通胀预期居高不下,则该行可能将需再度收紧货币政策。英国3月份CPI的升幅为3.1%,4月份则下降至2.8%。英国国家统计局将于今日公布5月份的CPI数据。金恩还表示,就业增长步伐的加快和国内能源价格的下降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实际收入,从而促进消费支出的增长。他还补充称,随全球经济持续强劲的增长,英国央行以往的几次加息必须能够放缓国内需求的增长,同时通胀预期也有必要回落至2%的目标水准。

周一公布英国5月生产者输出物价指数(PPI)符合预期, 5月生产者输出价格指数月升0.4%,年升2.5%,符合市场预期。核心PPI输出指数月升0.2%,年升2.4%,此前市场预期为月升0.3%,年升2.3%。英国4月DCLG房价指数年升11.3%,略高于预期的年升11%,房屋市场增长加快,暗示英国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尚未完全发挥影响。由于本周英国、欧元区和美国将公布重要的通胀数据,市场交投趋于谨慎。

英镑周一处于弱势盘整,100天平均线1.9700对汇价构成反压。一众平均线趋于交迭,略有下倾迹象。MACD和RSI均维持卖调, 1.9550为始自4月18日下降通道下轨,1.9620为始自去年10月11日上升趋势线支持,若这一带支撑不破则短线有望酝酿反弹。100天均线1.9700为初步阻力,若能有效上破则有望上试平均线密集区域1.9800-50阻力。但若有效下破,则跌势可能加速,先会以1.95为心理整数关口支撑,200天均线强支撑位于1.9435水准。

相关要闻:
英国抵押贷款机构Halifax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英国房屋价格较前月上升0.3%,增幅为年内最低。截至5月的三个月较上年同期上涨10.6%,原本预计5月英国房价较前月上升0.5%,截至5月的三个月较上年同期上涨10.8%。

瑞郎:技术破位偏弱 ▼▼ 
本周四瑞士央行将公布利率决定,市场预期此次将升息25个基点。在决议公布前,瑞郎走势或见迟滞。技术上,RSI及STC呈现超买,短线有整固或回调的需求。但一组列平均线急剧向上勾头,并且见一直以来关键之防守线250天平均线1.2320于周一明确失守,后市应当开始偏弱行驶。短期支持可望见于1.24水准,预计往后下试目标可看至20周保历加通道顶部1.2550水准。而回首见初步阻力亦会再以250天线1.2320作参考,下一级阻力预计为10天平均线1.2270水平。

澳元:短期技术回吐风险 ▼
澳洲就业和劳资关系部周二公布,依据该国07年第一季度所有企业与雇员达成的协议,澳洲第一季度企业年薪平均上升3.7%,该升幅低于06年第四季度的3.8%。澳洲第一季度私营部门年薪平均上升3.5%,06年第四季度升幅为3.7%;同期公共部门年薪平均上升4.2%,06年第四季度升幅为4.4%。该数据指的是雇主与雇员在通过直接协商达成的联邦企业协议下双方同意的年度薪资增幅,并不是根据州政府协议下的薪资增幅。澳洲就业和劳资关系部还表示,根据所有现行的企业协议,澳洲第一季度年薪平均升幅为4%,与06年第四季度持平。 

周一澳洲市场休市,由于早盘纽西兰央行入市干预造成纽元重挫,澳元亦一度受拖累跌破0.84关口,但利差交易未受显著影响,澳元兑日圆在102关口上方获得买盘支撑启稳,同时金价经历上周挫跌后回升至655美元水准,支持澳元持稳回升,但受限于0.8450短线阻力。市场短期将密切关注纽西兰央行是否会进一步干预汇市。
澳元继续呈沿5天均在线行态势,但近日已见测试该平均线支撑,目前处于0.8425水平;另外,MACD继续保持买调,RSI超买状态未明显缓解,短线大有修正趋向,下一级重要支持预计在0.8365之10天平均线,更恰巧为周一低位,故此区之失守应视为进一步下调之确认,往后见支撑于25天平均线0.8290水平。若以自5月29日起始之升幅计算,61.8%调整则为0.8280水平。向上则见0.85关口已给予澳元限制,上周高位0.8476则可为较重要之参考。

纽元:干预效应待观测 〜
纽西兰央行周一早间对汇市进行干预,使纽元兑美元下跌1.5%至0.75关口。央行认为近期纽元波动异常,不符合经济基本面因素,因此对汇市进行干预,这是纽西兰央行自1985年来首次干预汇市,央行宣布出售了70亿纽元来稳定该货币。纽西兰财长库伦(Michael Cullen)表示,纽西兰央行周一对汇市进行干预,归因于央行认为干预汇市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库伦还表示纽西兰央行干预汇市的行为旨在提醒投资者不要过度投资纽元。纽元兑美元上周连续四日刷新自由浮动22年来新高,央行意外升息进一步增添纽元的利差优势;但周一央行对市场作出干预,估计此举或令市场提高警剔,并会缓和纽元近期升势。
技术图表所见,上周纽元于低位于0.7480一线见支撑,故可望为一初步支持参考,而较重要则为10天平均线,预计再明确下破10天平均线0.7430水平,则见回吐幅度随之扩大,下一级较有意义支持在25天平均线0.7360水平。至于上方阻力则见于0.7620平,预计向上延伸升幅可望达至0.7715及0.78关口。

加元:升势放缓 〜
加元周一基本保持在1.06上方附近整理,一方面见受到10天平均线所支撑,加拿大数据利好,辅助加元靠近至1.06边缘。加拿大公布4月新屋价格指数月升0.8%,是预期中值月升幅0.3%的两倍多。加拿大第一季度产能利用率由06年第四季度修正后的82.4%增加至83%,结束了连续四个季度的下降趋势。这与加拿大第一季度经济重新加速增长相吻合。数据增强了加拿大央行在未来恢复加息的可能性。

技术图表显示,加元处于整顿,虽然总体走势偏强,但上升动能已见趋缓,RSI及STC指标从严重超买区温和抬升,5天平均线走平,与10天平均线趋于接近,目前5天平均线处于1.0610,10天平均线处于1.0630,可估计若加元短期扩展跌幅,将带动5与10天平均线形成利淡交叉。而加元之关键支持可参考两线防线,一为10天平均线1.0630,近一个月此平均线极力守稳;另一则为始自3月中旬之下降平衡通道上轨,目前位于1.1080水平,同时亦为25天平均线位置,在此区应见较大支撑力道,不失可保持反弹前景,维持通道运行;否则将见较大调整需要,首个测试区域预计为1.1080/1.1100。另一方面,预计1.0550仍为初步阻力,其后重要挑战仍为1.05关口,至于50个月保历加通道底部则见较有意义阻力于1.0350水准。

财经要闻

美国洛杉矶联储经济学家周一称,2006年美国房价上涨幅度越大的地区次优抵押贷款违约率倾向于越低,反之房价涨幅下降最快的大城市显示次优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最多。据First American LoanPerformance(FALP)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海湾海岸附近地区抵押贷款违约率最高。FALP资料显示,在309个大城市中,违约率处于中间的有12.2%,范围从3%到25%。整体上2006年有18个地区违约率最高,14个地区在密西西比河俄亥俄州。房价涨幅较低地区违约率较高的一个可能原因就是房价上涨幅度急剧下降,贷款者降低了对未来上涨幅度的预期,使得购买相对不具投资吸引力。联储经济学家称,房价增幅减速与违约率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一种可能性,就是违约率上升反映的不仅是贷款者陷入困境也反映房屋需求下降。房价急剧上升地区的贷款者违约的可能性更低,因为这些地区整体经济增长强劲。

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周一在经历了盘初的震荡后终场大幅收高,七月原油期货上涨1.21美元,至每桶65.97美元。ICE七月布兰特原油上涨96美分,至每桶69.56美元。此前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地阿拉伯对其亚洲和欧洲客户称,7月将维持对他们同之前三个月一样的供应水准。伊朗石油部长瓦基里哈马内周一称,市场原油供应并无短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没有任何增产计划。另外,时序进入飓风季节,美国墨西哥湾的气候变化成为目光焦点。周一反弹的原因归结为沙特的供给相关消息,以及美国炼厂故障。在经历了大跌后,市场只是发现了应有价值,回补原先沽盘。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将于周三公布库存资料,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分析师预计,汽油库存将平均增加200万桶,而包括取暖油和柴油在内的馏分油油库存平均增加150万桶。

分析由英皇金融集团 纵横汇海 研究部 提供

联络电话: 852 - 9262 1888 或 86 -135 6070 1133

(以上专栏内容乃笔者个人专业意见,诚供读者参考;谨提醒读者金融市场波动难料,务必小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