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1111中报预增 600016增发成功 适度关注 更多短线黑马股请见http://bbs.chinavalue.net/showforum-13.html
●2007-06-12 民生银行持有海通证券5.49亿股(证券时报)
日前海通证券借壳上市方案获批,这将影响相关股东业绩。今日民生银行
公布了持有海通证券股权情况,公告称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通
过受让借款方抵债资产持有海通证券股权5.49亿股,截至2006年底,其中所持
的3.87亿股已完成过户手续,其余股权的过户手续正在办理中。公司2006年度
报告中该部分股权以当时公允价值每股2元计算。
根据海通证券借壳上市方案,都市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换股比例
为每股海通证券股份换0.347股都市股份,按已过户股份计算,民生银行相当于
持有换股后海通证券股份为1.34亿股,持股比例为3.96%;如全部过户,民生银
行将持有换股后海通证券股份为1.90亿股,持股比例为5.62%。
●2007-06-12 民生银行“改良版”中小企业金融部上马(21世纪经济报道)
自淡马锡的詹文岳及其团队黯然撤出,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原行长吴新军接
棒后,民生银行(600016.SH)中小企业金融部的"改良版"即将出炉。
"现在最关键的授权问题已解决了,总行风险管理部已经基本同意,把500
0万元以下的授信评审权下放到中小企业金融部,估计最快6月底中小企业金融
部将正式开始运营。"民生银行内部人士透露,这套模式将在民生银行长三角6
家分行先开始试点,然后在环渤海的13家分行,进一步推广。
风险授权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民生银行严格遵循独立的信贷评审体系,
这也是民生银行控制风险的基石。因此,在"詹文岳时期",中小企业金融部在
申请独立的授信评审权中,总行层面顾虑重重,风险授权是否可以下放,下放
到哪个级别,额度有多大,信贷评审队伍由谁来监管,一直分歧较大。
"现在总行谨慎考虑之后,给了5000万元这个额度,但同时总行会派驻一个
风险官和风险官助理。在分行层面,原来曾有设想,是给与大约3500万元的额
度,但现在可能又变了,还没最终定。"上述人士说。
该人士还透露,民生银行在上周五(6月8日)召开了全行的风险管理会议,
该行的高层提出风险管理要进一步贴近市场,会尝试给分支机构下放一定的授
信权限,在他看来,这次中小企业金融部的授权则可能就是一个尝试。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层分析,给中小企业部门一定的风险授权,会增加
业务发展的灵活性和提高效率,不过基于中小企业业务的高风险性,现在商业
银行在中小企业金融方面的授权,还是非常谨慎的。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总行
给与一定的风险授权,比如工商银行给与了3000万元额度的授权;另一种则是
中小企业部只负责业务拓展,并无信贷评审的权限。
目前这个部门正在紧张准备开张,上述人士还透露,在机构设置上,设立
五个部门,包括营销部门、授信评审部门、贷后管理部门、品质管理部门,以
及综合管理部门,很快他们也将在各个分行组建和完善下属机构,建立中小企
业部和授信审查中心。
"这个部门进行的是全流程的风险管理,我们认为可以承受3%的风险容忍度
,也就是不良贷款率在3%以下。"上述人士透露,此前的詹文岳时期,产品设计
已经基本成型,只不过风险定价能力还欠缺。
而上述商业银行高管称,现在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一般在3%-5%,如果民
生银行能控制在3%以内,覆盖掉风险,还是能赚钱的。
但与之前中小企业部的设计相比,现在的思路显然在某些方面也做出了"妥
协"。
詹文岳曾对媒体表示,为避免银行资源向公司和零售业务倾斜,需要对中
小企业业务实行独立的成本和利润核算,这是民生银行推广独立事业部设置的
原因。并且他认为业务的重心应放在中型企业,因为小企业贷款成本高,并且
需要大量的网点支撑,而民生银行的这一条件并不成熟。
但民生银行另一位内部人士表示,迫于现实的状况,现在的中小企业部在
人事和财务上并不完全独立,也并非独立核算,因此事业部只能是一个未来的
目标,并非一步到位。而他们主要的目标企业,也将更倾向于小企业,如总资
产2亿元以下的企业。
今年航空将新增旅客2500万人次(中国产经新闻报)
6月6日,民航总局发布《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2006/2007)》称,200
7年全行业航空运输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受到出境游人数增加的刺激,和航空业随之将展开的运价体制改革,该报
告预测,运输总周转量352亿吨公里,货邮运输量39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5
%和12%左右。旅客运输量1.85亿人次,比去年增长16%,即增加2500万人次
●2007-05-15 大摩给国航“与大市同步”评级(中国证券报)
摩根士丹利昨日表示,中国国航(0753.HK)4月份客运数据略优于同业,而
货运表现则与大部分内地同业一样受压,维持该股“与大市同步”评级,目标
价5.25港元。
大摩称,国航前4个月客载率升2.2个百分点至75.4%,略胜同业水平,其中
国际航线增长最高,升2.8个百分点至73.2%,其地区航线表现虽仅轻微增长,
但仍较同业为佳;货运业务方面,前4个月货载率显著下跌3.4个百分点至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