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迎接外汇市场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 [转贴]


文章来源: 《阿飞》博客

作者:何志成

一日一思:“擦枪磨剑”,准备迎接外汇市场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

中国人民币的流动性过剩不好解决,这是人民银行最近的定论。为什么不好解决?美元的流动性过剩比中国严重的多,人家却一点不怕!我在过去的文章中曾经多次指出,格林斯潘的历史贡献就是善于调动虚拟金融市场,在不同的虚拟金融市场中接二连三地宣泄流动性,让虚拟市场之火一个接一个地点燃,不让任何一个市场太冷,更不让其中哪个市场过热;而日本人为什么也不怕流动性过剩,因为日本人看准了日元已经在全世界流动,它凭借低利率就可以向全世界转嫁流动性危机,让全世界的(携带式交易)投资者为它背雷——被日本人卖了,还帮它数钱。

我们现在也遇到人民币流动性越来越过剩的难题,更遇到了由于虚拟金融市场欠发达,人民币的不可(自由)兑换而无法宣泄流动性危机的难题。由于在这个背景下形成的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压力,肯定地被全世界的对冲基金看中,大家全偷偷摸摸地购买人民币资产,将贬值的外汇兑给中国央行,这会进一步加剧人民币过剩的流动性,直到形成危机。由于虚拟金融的“出口”少,虚拟金融市场又存在严重缺陷(太小,容易被操控),这种过剩的流动性极其容易地在有限的虚拟金融市场中乱串,并被庄家非理性的控盘和无限度地炒做。大家应该还记得前几年股市大跌和房市的严重下滑,而转眼间房市和股市等资产价格又在迅速上扬,似乎几个月,轻舟已过万重山——面目全非了,这让政府监管者和不少投资者头脑都发麻,眼睁睁看着,不知所措。现在许多经济学家已经在提醒:一旦这两个市场的泡沫集聚得太严重的时候,人民币过剩的流动性将往何处去?如果跑出来冲击物价,肯定是恶性通货膨胀、银行大面积的坏帐,甚至可能导致20年没见过的经济危机(这也是为什么房价不敢跌的原因)!

解决中国的流动性危机靠什么?最近我有一系列的文章,其中包含着一个良策,就是办一个既与世界接轨又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外汇市场——既让中国老百姓自由的买卖外汇,更要让外国投资者自由地买卖人民币!

首先,外汇市场是一个比股市大十倍的市场,其流动性又比房市好多少倍,若在配合上国债、企业债、地方政府债,能够为从股市、房市退出的投资者提供非常好,非常多的选择,我们将不再顾虑下一个过剩流动性的接盘者是谁!我在昨天的一日一思中说:从国际金融市场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外汇市场是唯一能够承担这一重任的市场。这个观点今天被许多媒体采用——但他们忘了说一点:这个市场必须是中国自己的,否则中国人的钱都买了外汇,进入了国际外汇市场,人民币的危机真就快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产权——人民币资产的产权。在这里不讨论了)。保证“体内循环”和双向流动才是关键!从全世界虚拟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看,全球外汇市场不仅已经大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而且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其中的秘诀就是自由(基本不监管)以及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趋势。

2006年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可能将超过3万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它意味着3-4天的交易量就相当于全世界一年的贸易额;相当于黄金市场几年的交易量;相当于目前中国股市总市值的3倍。若按中国未来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肯定达到10%计算,日交易量如果达到3000万亿美元,足以装下人民币再10年的“过剩”流动性。所以,我在《生存还是毁灭——货币异化与产权革命》一书中强调:中国离货币崩溃还远,原因就在中国有虚拟金融市场大发展的巨大空间!

让中国投资者自由投资中国自己的外汇市场,眼前就可以大幅地分散中国人民银行巨大外储压力,这也符合藏汇于民的政策取向;而我们不能忘记,人民币必须自由兑换,否则外国人不进来,人民币过剩的流动性就还是在我们自己手上。让全世界都来投资人民币,为中国的投资者开辟更多的投资渠道,这才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现在,央行已经将个人购汇额度从2万美元大幅提升到5万美元。如果没有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预期存在,央行的那点外汇肯定不够卖的。事实上,在国内居民可以自由买外汇的情况下,就差怎么卖了:能够频繁的买卖,随意的买卖才会让更多的人敢买,这也是我一直强调,好卖才有人买的原因。

中国央行已经到了构建了一个以人民币自由兑换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的时候了,这不在我们(央行)是否愿意,而是被人民币的流动性过剩所逼,被全世界货币自由化的潮流所逼。

当然,开放外汇市场有许多技术上的问题(以后会讨论)。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外汇的自由购买,是不是开放国内居民自由投资外汇资产,是不是开放境外投资者自由买卖人民币,就只是一个什么时间宣布的问题了——99步已走,还差一步。从这个角度分析,监管者不仅会加速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进程,投资者也应及早做好准备。“擦枪磨剑”,准备迎接外汇市场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