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具冲击力政策6.18


  证监会再训基金公司"价值投资"

  认为上半年基金在投资中存在换手率过高、参与题材股炒作等问题

  证监会就公募基金人才流向私募基金进行了"稳定军心"的开导

  上半年一些基金试图与市场热点共舞,追随题材股、加大换手率,甚至出现上投摩根一基金经理被查涉嫌"老鼠仓"的事件。这个关键时刻进行的培训因此备受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独家获悉,上周四、周五,证监会基金部召集全国57家基金管理公司负责投资的副总经理和投资总监,举行为期两天的业务培训。多位基金公司参会者表示,培训的关键词为"合规教育"和"价值投资"。

  在培训会上,证监会基金部官员悉数到场,新任基金部主任李正强、副主任洪磊均作重要讲话。一位参会的投资总监表示,证监会基金部官员主要针对上半年来的市场风险和基金投资行为进行总结,指出基金在投资中存在换手率过高、参与题材股炒作等问题,要求基金应该遵循价值投资原则。在此基础上,证监会基金部对参会的基金公司投资副总经理和投资总监进行风险合规、完善投资流程、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投资业务培训。

  上半年以来A股市场行情可谓波谲云诡,垃圾股、绩差股、题材股甚至B股轮番爆炒,市场风险不断累积。基金收益大幅落后于大盘指数,连追随热炒的散户的收益率也超越基金。由此,一些基金开始试图与市场热点共舞,追随题材股、加大换手率,甚至出现上投摩根一基金经理被查涉嫌"老鼠仓"的事件。这个关键时刻进行的培训因此备受关注。

  证监会基金部有关人士昨日告诉本报,此次培训早在年初就已计划确定。证监会基金部在2004年开展基金公司高管的培训,2005年开展监管系统内部的培训,去年开展基金公司董事长和督察长的培训。"这次是针对基金公司投资人员的培训。"这位人士表示,这是监管层开展业务培训顺理成章的一节,"培训必须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一位参会人士表示,看得出来,证监会基金部非常重视此次培训。这位参会人士透露,上半年来积累的市场风险已经给基金投资带来不小的压力,"这次培训也使大家进行思考和总结"。

  另一位参会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透露,证监会基金部还就目前公募基金人才流向私募基金的问题进行了"稳定军心"的开导。这位投资总监会后回到公司即看到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托管银行的基金托管部门工作的从业人员可以进行基金投资,持有基金份额的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并须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报备机制和履行一定的信息披露义务。

  10亿元以上大单须及时披露

  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重大合同披露工作指引

  10亿元以上大单须及时披露

  为保障相关信息披露工作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深交所近期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指引第6号--重大合同》(以下简称《指引》),对上市公司与日常生产经营相关的重大合同的信息披露进行规范。

  《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采购、销售、工程承包、提供劳务等重大合同的信息时,要作合同重大风险提示,如实介绍合同的生效条件、履行期限、重大不确定性等;要如实介绍合同当事人,披露上市公司董事会对当事人履约能力的分析;涉及合同的交易价格、结算方式、签订时间、生效条件及时间、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主要内容也要公开;合同履行对上市公司当前会计年度及以后会计年度的影响、对上市公司业务独立性的影响等亦要如实介绍;重大合同的进展情况要及时披露,并在定期报告中对履行情况进行持续披露。

  《指引》还首次对重大合同的具体金额予以明确,即采购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或销售、工程承包、提供劳务等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应当按照《指引》的要求进行及时公开披露。

  2006年深市主板公司的平均主营收入为25.55亿元,平均总资产为37亿元。深交所据此估计,新《指引》的执行不会增加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