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力量能让兴十四村走多远?


                               中国财富记者    姚卜成

       在偏僻的东北一隅,在方圆百里破落的村舍之中的兴十四村犹如“桃花源”般傲然挺立着。不可否认,兴十四村,一个农村经济建设的奇迹:

     在“一年两次风,一次刮半年”的黑风口上,兴十四村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每年植树造林一千亩,绿色以一泄千里之势铺展于裸露的沙包地。如今,一片绿意昂然中偶尔有野兔在万亩人工林里跳跃,演绎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之美。

     于一片荒无人烟的乱草滩上建起现代化的“别墅村”。实行村民退休制度,老有所养;实行教育免费制度,幼有所教;几十年来村里无上访告状、无刑事犯罪、无邻里纠纷,拥有东北地区唯一无人值守的3.5万伏村变电所;路不拾遗、经济繁荣、邻里和美,彰显共产主义的财富和谐之道。

    在村里的每一户人家,村民都很自豪地提起兴十四村的优越性,也习惯性地提起了一个称谓:多亏了我们老板,没有老板就没有兴十四!

     老板是谁?答曰,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付华廷。

     兴十四村的发展模式让人耳目一新:耕地机械化、喷溉化、经营集约化、林业生态化;农业围着工业转,工业围着市场转,工业反哺农业,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一个近乎完美的产业链条在兴十四上空飞舞着,支撑着它的经济命脉。

     在兴十四村感受兴十四村的发展历史,听到了很多有关付华廷的传奇故事:四个月“背”回个拖拉机;单身赴上海磕头请专家;为跑项目晕倒在水里,糖尿病进入合并症阶段,双眼视力损坏4期,(6期就完全失明)还在洽谈资本运做……

     可以看出的是,兴十四村的每一次飞跃都在付华廷的呕心漓血下支撑起来的,都是在他强大的凝聚力下发展起来的。从1972年23岁的壮年到现在的多病之驱,这个年近六旬的人还有多大的精力去工作?

     但人才是这个经济命脉的主导者,可以看出,兴十四村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储备和企业领导梯队。付华廷对兴十四的影响巨大,这使我们对从茫茫荒漠中发展起来的兴十四村感到隐隐的担忧:一个已走进国际竞争阶段的大型企业集团和村企合一的组织,如何不再依靠榜样的力量去发展?如何摆脱传统农村企业“家长式”的管理而走上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道路?

     付华廷的负荷过重,每天都要给自己注射两次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他的糖尿病已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但现在,他依然为兴十四的明天奔走着,因为兴十四村30多家企业,10亿多的资产根本离不开他。

     一个已靠高科技支撑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会有多少磨难?一个庞大的村企合一组织,在没有强大凝聚力的“老板”后,如何让“村”、“企”达到曾经的完美融合?

     是的,兴十四村的崛起是一个集大智慧、大气魄、大无私的榜样的崛起,兴十四村是“付华廷时代”的兴十四村。可30多年的掌门人终究会有退隐江湖的一天。那时,偶像的力量还能让兴十四村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