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中国/《礼记》
如何把箭射得更远?答案肯定是把弓拉得越满越好。但你想过没有,假如一个大力士用力拉弓,一下子把弓拉断了,这支箭还能射得出去吗?
有人爱听高音歌唱家唱歌,说男高音女高音唱出来的歌高亢好听,给人一种振奋的心情。但是,所有的高音歌曲也有中低音在里面。因为只有高音,没有中低音配合肯定谱写不出好听的曲子来。
所以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是至理名言。
有的人成功心切,恨不得今日立下了人生目标,明天就登上成功的顶峰。有的人为了早日求得事业成功,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整个一个拼命三郎,不注意劳逸结合,不知道休息,不注意体育锻炼,最后把身体弄垮了,有的因此还得了疾病,最后落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张驰有道。事业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了。事业可以慢慢地去创造,实现事业也不是一日之功,它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代价的。任何一项事业,大到夺取天下,建立国家,小到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知识的积累,决策的判断,组织的实施,目标的矫正,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特别是宏大的事业,如想实现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或是什么家的梦想,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它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奋斗。
而我们的身体都是肉长的,不是铁打的,如果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完成自己的大业,而不顾血肉之躯,终年累月地超负荷工作,恐怕事业未成,自己的身体先垮了。所以,我们每一个有志成就事业的人,一定要学会劳逸结合,该工作时则工作,该休息时一定要休息。有一句话说得好,不会休息的人不会工作。
当然,我不反对因抢时间,抢任务开几个夜车,突击几天。常常有时为了赶一份稿子,赶一项任务,几天几夜不休息,这是正常现象。但是,突击几天后,一定要放松几天,好好地休息几天,把体力恢复过来。不然的话,疾病就会自动找上门来。
现在好多大学生在考研。考研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如果不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合理分配精力和时间,就难以坚持到底。一个三天感冒两天胃痛,经常闹点小病的人,肯定无法在复习过程中投入全部精力,更要紧的是在考研的时候天气寒冷,说不定,一场低烧就会影响你的命运。
有的同学认为考研的书那么多,题量那么大,根本没有休息时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脑也会有疲劳的时候,当大脑过分疲劳时,神经细胞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度就会下降,精力很难集中,如果硬挺下去,效果不会好的。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看书看久了头昏脑胀,迷迷糊糊的,刚刚看过的东西就记不起来了。此时如果适当地休息一会儿,大脑就会重新恢复清醒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张弛有度,情绪高涨、精力充沛的时候,你应该学习。这种学习应是有一定强度,有一个时间段,最好是2个小时左右。实验表明,学习效率在1个小时之后达到最高,2个小时左右开始降低,学习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于提高效率。
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为提高学习效率打基础。一般来讲,休息有两种方式:即消极休息和积极休息。消极休息主要指睡觉,既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调节方法。有的同学认为睡觉时间太多会影响学习,但一个人每天的睡眠至少应该保持在7小时以上,这样你才可能完全消除前一天的疲倦,保证新一天有足够的精力来学习。有的同学喜欢熬夜,如果白天的学习量又太大的话,只会落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在保证每天有7小时睡眠的前提下,应多注意积极休息。积极休息应穿插在学习中间,以调节兴奋点为目的的一种休息方式。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应走出房间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一下,如果你觉得学习效率不高,最好转移一下注意力,如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听听音乐或唱唱歌等。
只一味地放松远远不够,必须要有一定强度的紧张感。如果你不能在紧张感中学习,无论怎么放松也不可能提高效率,放松是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学习基础上适当的放松。因此先让自己集中精力高强度地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放松一下。
干事业与学习一样。人的大脑如果长时间去思考或处理同一类事物,就会很容易疲劳,使神经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并使思路闭塞,造成某些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实践证明,适当的娱乐不但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使某些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娱乐过后由于大脑得到了放松和“休息”,从而会产生新的灵感,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