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义
陈立宪
所谓外境,不过是我心中之物!何曾客观过!何者,我愤怒之时,所见之人,所见之物,皆觉面目可憎,仿佛皆来拂我!我喜悦之时,所见之人,所见之物,皆觉清新可爱!若我愤怒之时之外境为真,则我喜悦之时之外物为幻!若我喜悦之时之外物为真,则我愤怒之时之外境为幻!然当尔之时,我皆以为其真,故两皆真!然根据科学定理可知,一事一物只有一真,何有二真也!故外境其实皆是幻!心能转物,试为汝言之:若有一人,识其者谓其刻薄寡恩,我初见之,不免心生厌恶,然日渐接触,并无风闻之状,不免渐觉其可爱!故云:心能转物。然我初心中此人之印象,与现在之印象,相异也,人却还是那个人!故一切外境,不过是我心中之物!何曾客观过,一切皆是幻!故佛法云:万法唯心。“法”者,事曰“法”,人曰“法”,物曰“法”。唯者,谓关键在于……之意!唯心者,谓关键在于心之意!
唐人所雕之龙门石窟,唐人见之,光鲜可人,殊为可爱!今人见之,风化破损,暗淡无光!岂我往观之而突变也,非也,日积月累而成也,每一秒不知有多少分子与空气发生化合也,前一秒之相与后一秒之相不同也!然我肉眼凡胎,当是时也,不能察其变化,意其不变也,认其为实相也,那我之识岂不虚妄哉!积久方察其变化之相也!故我所见之世界,非世界之实相,乃虚妄之世界,依我内心假定之实相而成也!我祖父年轻之时,岂知月球上之地貌,然吾知也,我眼中之世界与祖父年轻时眼中之世界,必不同矣!当前之人,必以我眼中之世界为真,以祖父年轻时眼中之世界为假!若祖父必坚持其年轻时眼中之世界为真,必为天下人所笑矣!到我孙子之时,若我坚持我年轻时眼中之世界为真,必为孙子所笑矣!然子子孙孙无穷尽,何时才是真耶?故我等眼中之世界,非真实之世界,乃依我等内心假定之实相而成也!故曰:万法皆空。
盲人所见之相,唯黑光而已!与我等所见之华丽世界大不相即也!我等肉眼所见之相,与拿出显微镜所见之相,大不相即也!故我等之识,有待于外缘也!外缘不同,所见不同!祖父年轻时不知月球地貌也,以其当时无航天器也!盲人所缘之器,乃坏器也,故所见之相唯黑光而已!故所缘不同,则世界不同!
师于课堂授课,勤勉之童唯闻师之言语,勤思而笔录也!放逸之童则不同,思其课后何游逸也,师之言语不觉闻也!故外缘虽同,心法不同,世界亦不同。
故世界依心法与外缘而成,因此,佛法云:一切法从因缘生。心法者,内因也。缘者,所缘也,即所攀之外缘也。法者,人曰法,物曰法,事曰法,思维曰法,以今人之语来说,即现象之谓也!一切法从因缘生,简称曰缘起。缘起其本性空,所谓“空”者,非了无一物之谓也,乃谓其本性言也,言其迁变不已,了无常性,华而不实之谓也,故曰:缘起性空。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若有思量,名为变化。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
人心一念之微,不在真纯,便在人欲。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河水欲清,而沙石灭之;人性欲平,而嗜欲害之。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无非情;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无非情。情而当于理,则是圣贤;不当于理,则是小人。
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宜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近世之人以不食肉为持斋,岂知古人之斋必与戒并行。所谓斋者,外有食斋,内有心斋,常怀恩慈,悦色对人,名曰心斋。所谓戒者,戒其非心妄念也。然持斋固为善事,可以感发人之善念,第不知其戒心何如耳?凡人存善念,天必绥之福禄以善报之。今人日持珠敬佛,欲行善之故也。苟恶念不除,即持念珠,益处亦不宽也。古人无一日不斋,无一日不戒。而今之人,以每月的某天某日持斋,已与古人有间。
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于不悦意事,坦然笑之,曰喜也。见人有得意事,生欢喜心,如己之得也,曰喜也。古之音乐,淡而不伤,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优柔平中,德之盛也,平居赏乐,当赏淡和之乐也,纯其心而已矣。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