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正处胡锦涛温家宝繁荣期


 

 

要点:

 

l         我们的媒体报道的股票价格指数曲线图几乎总是采用名义数据,而不是去科学的采用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后的实际数据. 从而误导了我们的公众对目前股票市场的认识,刺激了他们对实际回报率的高预期,

l         前股票市场的名义指数数据虽为4100,但在剔除高通货膨胀因素后,其实际指数应在3000-3200点左右而已.

l         事件并不是因为某一单一的偶然的因素造成的,它而是由许多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重要的次要的因素集合起来的产物,今天的股票市场所出现的情况也应该作如是观.

l         2005年底的股票市场的繁荣,很大程度是得益于胡锦涛温家宝执政时期的威望和才干以及魄力,(比如积弊很深的股权分置改革),因此,对这次的繁荣我们亦不妨称之为:” (锦涛)(家宝)繁荣”.

l         至于该论繁荣时期的高峰何时出现并且高到什么位置,我们无法给出答案,但结合结论来看,4300点绝对不是最高峰是可以肯定的.

 

 

现在的学界有种荒谬的行状,对于当前的股票市场,他们惯于想当然,而不是去分析来龙与去去脉,这种人以谢国忠\华生\侯宁流为代表,就是在价值中国网这种的人原也是有的,比如董登新之流,这类人的最大特征是过度自信,从来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市场是错的,于是就不停的在给市场支招,但他们的所谓的高招,又实在的不甚高明.格林斯潘说过一句很伟大的话:”不要总想去刺破泡沫,在你去刺破它以前,你要先想好如何来应对它破灭后的后果.”大凡去过医院看过病的人都知道,医生在作出诊断之前,他们是会先对你产生疾病的内在机理是很在乎的,比如他需要了解你是否是属于家族遗产还是~~~但我们的经济学者们很义勇,拿起来刀来就动手要来割市场的肉了.对于这样的人,如果他们是医生的话,不好说是庸医,但至少是不负责的医师,用鲁迅的话说:那是一定的.这是题外话,不提.

公众对目前股票市场认识的误区刺激了对实际回报率的高预期,媒体在报道股票市场回报率时,所采用的大部分数据是名义数据,即没有修正通货膨胀因素影响的数据,很自然地鼓励了人们去与通货紧缩时期的1998-2001年股票市场高峰的回报率相比较,亦很自然地鼓励人们去预期目前的这种回报率会持续到将来.自胡锦涛温家宝上台后,,所采取的类1960年美国约翰.肯尼迪及林登.约翰逊式的高压经济政策,而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通货膨胀率,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在3%这个警戒线徘徊.因此,比较1998-2001年通货紧缩时期的股票市场的回报率,自然是很高的了,但这经济只是名义数据,是没有剔除通货膨胀率影响的数据.

而我们的媒体报道的股票价格指数曲线图几乎总是采用名义数据,而不是像科学的采用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后的实际数据.CPI2001年起到如今已经增长超过60%,1998年计算起的话,则几乎增长近1,如果不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因素,,而将当前股票市场的价格指数放入长期历史指数曲线中就会造成指数曲线突然陡升的假象.

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当本币的数量和价格极度不稳定时,用本币衡量的价格是不正常的,大部分公众没有完全领会到更有实际意义的股票市场水平应当是剔除通货膨胀率水平后来衡量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计算股票市场价值时,应当以一些广泛通用的商品来作为尺度.

正是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在比对时,采取了非本币这一单一尺度,而是广泛地采用了大量的通用商品价值作为尺度,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以上证指数为例,当前股票市场的名义指数数据虽为4100,但在剔除高通货膨胀因素后,其实际指数应在3000-3200点左右而已.

的确绝大部分历史事件,从战争到革命,都找不到简单的起因。大明王朝的兴与亡,事件并不是因为某一单一的偶然的因素造成的,它而是由许多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重要的次要的因素集合起来的产物,今天的股票市场所出现的情况也应该作如是观, 诚如我们开头所论述的, 公众对目前股票市场认识的误区刺激了对实际回报率的高预期,媒体在报道股票市场回报率时,所采用的大部分数据是名义数据,即没有修正通货膨胀因素影响的数据,很自然地鼓励了人们去与通货紧缩时期的1998-2001年股票市场高峰的回报率相比较,亦很自然地鼓励人们去预期目前的这种回报率会持续到将来.再集合其他的一些结构性因素如:

1.       大国崛起下的民族主义影响下的民族自豪感的泛滥;

2.       亲商主义的泛滥;

3.       工会组织的缺乏;

4.       缺乏保障的就业结构;

5.       企业业绩与股价的简单挂钩;

6.       企业对高管的股权激励的影响;

7.       生育高峰及人口红利;

8.       低利率水平的影响;

9.       人民币的升值的影响;

10.   股权分置改革;

11.   赌博文化的泛滥;

12.   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

13.   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及共同基金的迅猛增长;

14.   分析师的乐观预测;

15.   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

16.   交易额的增加;

17.   ~~~~~~~~~~~~~

  我们可以想见的是这种繁荣在短期内是可以得到持续的,这次的繁荣,很有点类同于1960-1966年的美国的那次股票市场的大繁荣,在西方学界人们普遍认为1960-1966年的繁荣是得益于约翰.肯尼迪总统的执政时期的威望和才能,及他的副总统有为他的继位者林登.约翰逊的伟大作用,因此有人将这段时期的股票市场的繁荣命名为肯尼迪--林登.约翰逊繁荣”.(虽然在以后的近10年美国人尝到了这个繁荣带来的恶果)对此,我们是否也可以将其引用到我们当前的股票市场来呢,事实,2005年底的股票市场的繁荣,很大程度是得益于胡锦涛温家宝执政时期的威望和才干以及魄力,(比如积弊很深的股权分置改革),因此,对这次的繁荣我们亦不妨称之为:” (锦涛)(家宝)繁荣”,至于象肯尼迪--林登.约翰逊繁荣下的19661月的高峰,何时出现并且高到什么位置,我们无法给出答案,但结合结论来看,4300点绝对不是最高峰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