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余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余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余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宋·周敦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中学的课文里,读到和学习过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自从那时起,莲花的圣洁,便在心中留驻下一道深深的烙印。喜爱莲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喜爱莲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更是喜爱莲,乃花中的一君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曾查阅《百科知识》,通过里面的记载得知:莲属于睡莲科莲属,宿根水生植物,是我国著名水生花卉,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当莲花谢后,所结果实,俗称莲蓬,也有称之为莲子的;莲的根茎肥大、有节,俗称“莲藕”,叶子呈盾形,分为“浮叶”和“立叶”两种。花有单瓣和重瓣之分,花色主要分紫桃红和纯白色,亦有复色的品种。
莲花也是一种吉祥之花,其形象被广泛用于佛教和民间。
莲全身是宝,藕、叶、叶柄、莲蕊、莲房(花托)入药,能清热止血;莲心(种子的胚)有清心火、强心降压功效;莲子(坚果)有补脾止泻、养心益肾功效。莲藕可作蔬菜食用或提取淀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因为自小生长在北方,所以很少能够见到莲花。
好在我所工作单位的场区中,有一个人工修砌的水池,里面便种植有莲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莲花是夏日花卉中的代表,每当骄阳似火的夏季来临之际,也正是莲花盛开的时候,我便会站立在水池边,精心聚神的欣赏着水中那片片碧叶和朵朵莲花。

在一池静静的绿波中,有那碧叶片片静卧水面,朵朵洁白和紫桃红的花蕊盛开于其间。水波,碧叶,花朵三位一体,在空中艳阳的辉映下,显得分为娇美。

紫桃色的莲花雍容华丽,纯白色的莲花圣洁无暇,朵朵竞相妩媚,耀眼夺目的浮在碧叶与水面上开放,让人看罢,不禁心旷神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莲的叶子与花朵均出于藕茎,而藕茎则生长于污泥之中,莲叶与花朵从藕茎中伸展出来,再经过清水的洗涤,于是便亭亭玉立的盛开在夏日的阳光下。有诗人赞曰“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此情此景,怎不想起周敦颐笔下的描述: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莲花,这花中君子之称,果然不是虚名。
面对出污泥而不染的这圣洁之花,在心中轻轻的感叹,做人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