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30日提高印花税以来,个股出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以地产、金融、消费为代表的绩优成长股以及部分中报预增股票创出新高,而没有实质性业绩支撑的个股很多已经跌破6月5日的低点。在过去两年的行情中,虽然也出现过阶段性的结构分化,但是这样极端的表现还是第一次,这一方面反映了市场正在从狂热转向成熟,另一方面也是资金面趋紧、有限资金只能追逐少量热点后的表现。
从长期看,股票市场是由宏观经济主导的上市公司业绩所决定。但是从中短期看,资金供求关系对中短期的走势有很大的影响。仔细分析,中短期内市场的资金供求面临考验。资金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交易费用。5月下旬A股市场日成交(单边)4000亿元,买卖双方合计8000亿元。近期下降至2500亿元左右,假设单边交易量进一步下降至2000亿元,买卖双方合计4000亿元,券商平均佣金费率2‰,新印花税率3‰,交易费用率合计5‰,则每日券商和税务机关从市场存量资金中抽走20亿元(4000亿元×5‰),全年250个交易日则抽走5000亿元。
其次是IPO融资。有研究认为,未来12个月IPO金额为2500亿元左右。按IPO后上市溢价50%、投资者平均仓位80%计算(这是经过多年抽样统计的结论),2500亿元的IPO额度大约需要消耗4700亿元资金,日均消耗资金约19亿元。
第三是大小非减持。未来12个月内,将有1.03万亿元(按5月30日收盘价计算)大小非可以减持。从控股权角度考虑,部分大非不会减持,按减持40%、投资者平均仓位80%计算,将需要5000亿元资金接盘,日均约20亿元。
第四是隐性资金流失。部分投资者从兑现投资收益、调整投资组合考虑,可能把部分资金从A股市场撤出,投资到房地产市场、通过QDII投资海外或者进行消费,这部分资金难以统计。本轮行情启动时的2005年7月不足1万亿元流通市值,假使2005年行情启动时的投资者平均获利300%、未来一年将当前静态赢利部分的20%取出计算,市场将流失6000亿元资金,日均30亿元。
从资金存量和供给看,5月30日沪深市场资金存量约为10100亿元,按照80%的投资者平均仓位计算,这些资金尚不足以维持6万亿元流通市值的市场平衡。未来要维持市场平衡,日均新增资金不能少于89亿元,这些都要靠新增开户和基金净申购流入。
5月30日以来,随着市场震荡加大,A股开户数已经下降到15万户以下,基金开户和净申购也明显下降,可以预计,随着赚钱效应减弱,投资者的开户热情和基金申购热情还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交易费用、
IPO、大小非减持以及赢利流出等资金消耗对市场的影响将被放大,资金面将面临严峻考验。(作者为国信证券上海管理总部投资经理)
从长期看,股票市场是由宏观经济主导的上市公司业绩所决定。但是从中短期看,资金供求关系对中短期的走势有很大的影响。仔细分析,中短期内市场的资金供求面临考验。资金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交易费用。5月下旬A股市场日成交(单边)4000亿元,买卖双方合计8000亿元。近期下降至2500亿元左右,假设单边交易量进一步下降至2000亿元,买卖双方合计4000亿元,券商平均佣金费率2‰,新印花税率3‰,交易费用率合计5‰,则每日券商和税务机关从市场存量资金中抽走20亿元(4000亿元×5‰),全年250个交易日则抽走5000亿元。
其次是IPO融资。有研究认为,未来12个月IPO金额为2500亿元左右。按IPO后上市溢价50%、投资者平均仓位80%计算(这是经过多年抽样统计的结论),2500亿元的IPO额度大约需要消耗4700亿元资金,日均消耗资金约19亿元。
第三是大小非减持。未来12个月内,将有1.03万亿元(按5月30日收盘价计算)大小非可以减持。从控股权角度考虑,部分大非不会减持,按减持40%、投资者平均仓位80%计算,将需要5000亿元资金接盘,日均约20亿元。
第四是隐性资金流失。部分投资者从兑现投资收益、调整投资组合考虑,可能把部分资金从A股市场撤出,投资到房地产市场、通过QDII投资海外或者进行消费,这部分资金难以统计。本轮行情启动时的2005年7月不足1万亿元流通市值,假使2005年行情启动时的投资者平均获利300%、未来一年将当前静态赢利部分的20%取出计算,市场将流失6000亿元资金,日均30亿元。
从资金存量和供给看,5月30日沪深市场资金存量约为10100亿元,按照80%的投资者平均仓位计算,这些资金尚不足以维持6万亿元流通市值的市场平衡。未来要维持市场平衡,日均新增资金不能少于89亿元,这些都要靠新增开户和基金净申购流入。
5月30日以来,随着市场震荡加大,A股开户数已经下降到15万户以下,基金开户和净申购也明显下降,可以预计,随着赚钱效应减弱,投资者的开户热情和基金申购热情还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交易费用、
IPO、大小非减持以及赢利流出等资金消耗对市场的影响将被放大,资金面将面临严峻考验。(作者为国信证券上海管理总部投资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