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而无远 沉而无隐


  第二次世界身为君王,必须经常和臣子下谦虚应对,使之间产不生隔阂。至于臣下,对君王则必须坦诚相待,不藏隐秘。

  儒家经典《大学》中这样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这就是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语湖。古代中国的统治者认为,理想的君臣关系应像父子关系一般,例如清朝宫廷中,皇帝所任命的官员,人民称呼为“万岁爷”,皇后则被称为“娘娘”,皇帝所任命的官员,人民称之为“父母官”。当然,这样的称呼并不是因为孺慕如敬父母,而是被强迫如此的。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前,也是模仿中国的体制,。当时的日军内部“中队长称父,分队长称为母”,这并不是士兵自动称呼的,而是由上级强迫的,而是由上级强迫士兵如此称呼。同时,日本全国国民又被看成是天皇陛下的臣民赤子。

  在上者对属下必须有仁爱之心,在下者则需诚心诚意地服从长上,彼此之间如父子般没有间隙,亲如一家,个人都注重自我修养,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

  可是这种想法只不过是统治者的理想目标而已,他们是为了一已之利才强迫人民去做,在历史上给人民的利益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现在的许多公司很崇尚中国这种传统的人伦关系,有些公司的董事长在向员工训示时,开口便说:“我们的公司以家族主义为宗旨”。但以此口气说话的董事长,诚意令人怀疑。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父子之间也产生了代沟,企业领导和属下之间也不可能不存在许多隔阂。重要的是去积极了解和沟通之间的代通和隔阂 ,因为只有互相协调才能真正的维持一种父子般 的亲情关系 。

      

大礼第四

文王问太公曰:君臣之礼如何?太公曰:为上惟临,为下惟沉。临而无远,沉而无隐。为上惟周,为下惟定。周,则天也。定,则地也。或天或地,大礼乃成。文王曰:主位如何?太公曰: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

文王曰:主听如何?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止,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文王曰:主明如何?太公曰: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辏并进,则明不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