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去我的老朋友李应专先生家玩回来,说:“老爸,我觉得李叔叔思考问题的方式很特别。我看他书架上主要是些佛教的书,我就问‘李叔叔是不是研究佛教啊?’李叔叔说:‘我不研究佛教,我是感悟佛教;就好比有人研究空气,他们可以成为各种学者,但我不是学者,我不研究空气,我是呼吸空气。’我接着问李叔叔‘那你如何感悟佛教呢?’李叔叔却反问我:‘那你是如何呼吸空气的呢?’”
我和儿子说:“李叔叔讲得对啊。修佛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就跟我们呼吸空气一样。研究佛的人,是把佛当作身外之物;感悟佛的人,他是和佛融为一体,佛改变了他的生命。研究空气的人,是把空气当作研究对象;而呼吸空气的人,是让空气养育自己的生命。李叔叔不研究经典、不写作文章,他本身就是佛,他不研究佛,就像他不关注和研究他本身一样,他本身不是每天都活得好好的吗?”
我和儿子讲,曾经有个学僧请教赵州禅师“修行的人像什么样子?”赵州禅师回答说“我正在认真地修行。”学僧问“怎么老师也要修行啊?”赵州禅师说“我要穿衣也要吃饭呀!”那个学僧不理解,又接着问“穿衣吃饭,这是日常琐碎事情,我要知道的是什么叫修行?”赵州禅师反问那个学僧:“那你以为我每天都做什么呢?”
我告诉儿子:李叔叔反问你“那你是如何呼吸空气的呢”,和赵州禅师反问那个学僧“那你以为我每天都做什么呢”,完全是一样的思维方式。修佛就是每天穿衣吃饭、呼吸空气,把佛法大道贯彻到自己的生命和日常生活中来。
我又和儿子讲了一个故事。唐代的临济义玄禅师,有一天和徒弟走出禅房,那个徒弟手里拿着一卷佛经,义玄禅师随口说道:“求佛求法,看经看教,皆是造业。”徒弟一听,便把佛经装进袋子里,问师傅道:“不看佛经,怎样求得佛法?”义玄禅师边走边答:“无佛可求,无法可得。”徒弟听了,紧逼着追问师傅:“我跟师傅学禅,该怎样用功呢?”义玄禅师越走越快,但很平静地说:“佛法只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罢了,拉屎撒尿,穿衣吃饭,困了睡觉,没有用功处。”
(陈嘉珉,2006年7月9日)
人生折腾-超越知识: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_Boke.aspx?id=5890#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