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想要什么样的股市


股市涨跌本来就是常态,但在中国股民眼里似乎却是个了不得的大事情,而大的跌幅必然会引起各种意见的争论,但翻来过去无非就是预测明天或者后天大盘会不会掉头,这样的意见成了大家的谈资和看点.

我知道有些股评家是靠感觉加上一些图表来做出预测的,还有一些人掌握着内部消息,再就是靠着信念说话的人,比如某人期望股市会涨,他就会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直到自己也深信不疑.

实际上,如果你能脱身而出,站在国民经济的宏观大局上看这个问题,再结合一些大的经济动态和事件,股市该会怎么样,还是能够看得清楚的. 中国股市会怎么样? 就是可以这样分析的一个问题.

股市低迷多年,管理层已经下了很大决心,采取了很多措施,才使得股市再次启动,而资金面的充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前景是牛市的坚实基础,这种支撑下的股市根本就谈不到崩溃. 崩溃发生在实体经济无法支撑股民预期推高的股价泡沫之时,真正起到维持股市的力量是资金. 中国股市的不缺乏资金有几个基本原因,其一,投资渠道单一;其二,国外资金对于人民币升值形成固定的期许,在无法大规模投资其他人民币资产时,进入股市就成为必然选择;其三,只要牛市形成就会吸引更多的国内老百姓存款进入股市,赌博和一夜暴富心态浓厚;其四,股市还比较单薄,对于资金容量的要求不高,很容易满足甚至超过需要.

政府所有调控手段无非是向民众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 参与牛市可以,但过度疯狂必然要受到损失,政府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牛市,这是社会稳定的一块重要基石,并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 而过度炒做必然导致脆弱的股市无法承受"折腾",担心泡沫过大带来更大的损失,就必然在疯狂热度时进场干涉. 股民如果不听"招呼",那么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在稳定经济与社会局面和政府承诺之间,政府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如果股民真正具有这样的理性认识了,中国股市也就不至于如此疯狂,而是具备一些风险规避意识,使得政府没有必要进场干涉. 这段股市最疯狂的时段,不是机构在兴风作浪,而是众多的不知深浅的股民在失去理智和控制下的炒做,连机构都无法看得清股票的动向和规律. 这样的不正常状况怎么可能持久呢?

此次政府一连发出几轮要求股市降温的信号和缓和调控手段后,采取了看上去不是十分"明智"的突袭方式,也只是将股市压了几天而已,以示薄惩,或者应看作一种更严厉的提示,如果下一次再出现这样的疯牛行情,政府显然会采取更为根本性的对策.

中国股市需要大家去爱护,维护一个稳定健康的局面,不要尝试兵行险招,如果你明白了政府的底线,也就能够把握好什么时候可以参与炒做,什么时候必须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