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筹股回归已无实质性障碍 回归需满足四个条件


 

  近日,一份中国证监会下发给部分券商讨论的文件显示,监管层对境外红筹公司回归A股市场已有腹案,从市值、三年累计净利润等方面为首批回归的红筹股设计了“门槛”。

  回归需满足四个条件

  所谓红筹股,主要是指注册在境外,上市地在境外,但主要业务在境内的上市公司,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

  而此前,市场一直认为,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需要注册地、主要业务均在境内的企业。但经过相关法律修改与出台进一步的司法解释之后,这个问题已迎刃而解。据媒体报道称,“目前,允许红筹公司在境内直接发行股票的时机已经成熟,无重大障碍且具备可行性”。由此可见,红筹股回归的确可以成行。

  据悉,此次券商讨论的文件名为《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点办法(草案)》。草案规定,红筹公司申请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满足四个条件:股票已在香港证交所上市交易一年以上;股票市值不低于200亿港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0亿港元;50%以上的经营性资产在境内,或者5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境内业务。也就是说,类似于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此类红筹公司可以进入A股市场。

  可能在今年底明年初回归

  应该说,草案的下发意味着红筹股的回归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背景下,时间也不会太长。所以,红筹股回归的时间极有可能在今年底、明年初。

  而如果红筹股能够成功回归,那么就意味着A股市场的国际化将更上一层楼,A股市场将不仅是国际化趋势明显,而且还具有国际化A股市场的趋势。同时,红筹股回归之后,也会迅速推动股指期货的出台,从而意味着A股市场的投资品种更趋向于成熟,将助力A股市场走向成熟的资本市场。

  当然,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红筹股的回归会提速A股市场的筹资规模以及给A股市场带来实质性的资金面压力。对此,笔者的观点是,短期内的确会给A股市场带来一定的资金面压力,但从中长期角度看,红筹股的回归并不会给A股市场带来多大的资金面压力,因为从动态角度看,资金并不是制约A股市场发展的瓶颈。而且,红筹股的股本大、业绩尚可,因此,其将给A股市场带来新的做多动力,新的优质资源是A股市场长期走势的福音。来源:北京晨报;作者:渤海投资研究所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