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指数快到了:游戏规则变异带来的生存思考


  证监会颁布《期货公司管理办法》和《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加上先前已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三个相互配套的文件基本出齐,股指期货出台的制度通道豁然洞开,剩下的就是中金所发布相关的交易细则等具体技术性文件。

  提醒:两个文件标明“修订草案”,其“修订”速度较之第一个文件《期货交易管理规定》来得迅速,且于4月15日一同实施。这种急赤白脸的“赶工”行为,明显是为“五一”后推出期指打出时间提前量。

  股指期货进入倒计时阶段。

  A股市场的权重股,尤其是金融、钢铁板块率先作出预期性反应。新发基金抢夺性配置动作,凸显权重蓝筹的“阶段性稀缺”。二八重现市场。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短期看,如下几点市场特征恐难避免:

  1、市场思维有趋同迹象:牛市阶段推出期指,现货的运行路数大致是“先涨后跌再涨”。其市场内在机理,推出期指之前,拉升权重股赚一票;推出期指之后,利用市场恐高心态和估值困惑,同时在期货与现货市场做空,再赚一票,往来双利,左右逢源;

  2、市场主题有趋同迹象:期指筹码概念,参股期货概念一时间炙手可热。沪深300板块,尤其是权重排序前20位的个股,交易热烙,进入亢奋状态;

  3、指数波动幅度与速率加大。期指推出前,权重股发飙,指数单边上行;期指推出后,估值压力与期指套利双重共振,权重股集体跳水,指数单边下行。期指推出前后的短周期内,猴市特征明显,单日振幅与涨跌幅度加大会成为常态;

  就长期来看,有一个残酷的现实似为不争:市况诡谲,操作难度会进一步加大。有了“风险对冲”手段,机构之间的博弈进入“群殴”时代。而受限于资金和知识的壁垒,中小散户大规模参与“期指”运作的可能性不大。这样一来,散户面对有资格、有能力运用“对冲”工具的机构,与之博弈的市场地位会进一步恶化,其生存空间遭遇“非对称性”挤压。人们未曾经历的“暗战”,或许很快就会发生:机构为在期指上实现巨额套利,甚至可以牺牲现货的利润。这对以现货为主要操作标的的散户而言,无异于是一种“制度性”灾难。正是从这个角度讲,金融交易创新的过程,或许就是“消灭”散户的过程。

  股指期货就要来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看空看多一根筋,单向思维偏执狂,恐非长久之计。游戏规则的变异与盈利模式的更新,是我们所有人面临的实战课题。一位朋友讲:在考虑市场系统性风险以后,考虑500点回调以后,在价值支持下,依然可以持有的东西。

  这话很耐人寻味——寻找并持有“价值”——请给我一双慧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