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埋单为居民配备“家庭医生”值得借鉴


政府埋单为居民配备“家庭医生”值得借鉴

刘纯银

65,北京市卫生局召集全市社区卫生工作者大会,部署在未来一年半里,为城八区及尽可能多的农村地区居民委员会,配备一个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免费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行为指导及慢性病诊疗咨询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北京市卫生局妇社处助理调研员吴永浩形象地称之为,政府埋单为居民配备“家庭医生”。(66《新京报》)

http://news.thebeijingnews.com/0553/2007/06-06/[email protected]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卫生的水平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但是,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没有跟上,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群众反映十分强烈。造成当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疗资源人均水平较低,配置不均衡,难以满足群众需要。据有关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医疗服务资源80%集中在城市,只有20%在农村或社区。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上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十分薄弱。二是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多数群众靠自费就医,医疗费用上涨速度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看病难和上学难、住房难被人们称之为新时期的“三座大山”。三是政府投入不足,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合理,公益性质淡化,导致以药养医广泛存在。四是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导致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这些可从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浙江省药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尚金相继倒台就是有力的证明。

笔者认为: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政府埋单为居民配备“家庭医生”对解决当前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可谓是一个很好的探索。为什么这么说呢?历史上有一个家喻户晓“扁鹊治病”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这个故事说明了“良医治未病”的道理。

此次北京市政府埋单为居民配备“家庭医生”,就是希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对所负责居民的日常预防保健和慢性病管理服务,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不再是诊病开药治病的“小医院”,而是一个城市的健康“守门人”和公共卫生网络。同时,为保障遭遇大病、重病居民及时得到救治,北京市卫生局同时还公布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四种疾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标准。今后,每位患者病重时从社区卫生服务站上转大医院,康复后再从大医院下转回社区或家庭病床,并由各阶段的接诊医生,负责建立详细可追溯的医学记录,便于对居民健康开展追踪管理。

正如北京市卫生局常务副局长梁万年所说,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是卫生综合改革的交汇点。他期望,通过团队责任包干,发展主动上门、家庭化的社区卫生服务,能够改变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解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直至带动和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其实,在国外早就把家庭医生、家庭病床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方便了老年人、残疾人等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服务,也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降低医疗费用。为把这一好事办好,期待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和标准,完善考核体系,促进医患关系好转,不断降低群众医疗费用支出。这也“良医治未病”有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