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企业管理研究的一点思考


中国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成长,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又随着中国古代伟大文化的复兴,国人信心倍增.使得对中国管理的研究空前繁荣.
 
但是,我们需清楚的认识中国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复杂性体现中国目前处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全球经济,多种经济状态聚合体.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多种文明状态聚合的中国.计划与市场;封闭与开发;自由与管制,物质与精神;充满现代与传统;创造与保守;自信与自卑;清醒与困惑的矛盾中国.如:有的人工作是为了混碗饭吃(农业文明). 而有的人希望不断进取,升职.(工业文明).有的人希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知识文明).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一定要清醒的面对.
  
不确定性体现在过去二十年的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的经验和模式理论,能否指导未来,今天下此定论还为时过早。有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称中国经济“奇怪的十年”发展的特点并不适用于将来。也就是说我们的优势将可能逐渐消失,当然不是明天了。就目前而言,我们似乎在各个制造领域都显示了超强的竞争力.但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很大的危险,张维迎在IT时代周刊上说:
1,我们的资源垄断拚不过别人的核心技术;
2,我们的成本优势拚不过别人的品牌优势;
3,我们的生产能力拚不过别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在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的很多优秀企业都面临被外资企业收购或控股的严峻局面。后现代管理专家张翌先生提出在研究中国管理时需避免几个误区:
 
1,把非科学因素搀如现代管理科学
2,对西方现代管理的简单的否定和片面理解
3,从古代文化思想寻找源泉,传统文化的片面继承
4,,管理实践的研究,简单的认为存在就是合理的.
5,将特殊性或特点当做普遍性或模式,范式.
6,避免用新的标签,又一次产生全球化趋势的自我封闭.
 
实际上,中国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关键看谁的学习速度更快,创新能力更强。跨国公司通过在世界各地设立研发机构得以充分利用各国的研究能力和知识资源,聚集起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对产业变革趋势的掌控能力。与单单依靠一国资源本土企业相比,跨国公司通过全球网络调动和运用全球资源所形成的优势和竞争力才是其最为可怕也是最让追赶者难以超越的地方。
        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更何况如今中国企业面对的是全球化带来的空前严峻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在与对手同台竞技中应该持续学习,思考和创新,不断累积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要过多地强调本土优势。(摘自IT经理世界总203期岳占仁文《少谈些本土优势》)
总之,通过中国管理的研究,帮助中国成长性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应的战略和模式,快速地,顺利地成长,实现世界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