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余荣星
(一)
价值中国网发生了两场大辨论
一场是我与催长林老师、陆善民老师关于经济问题的大辨论,这一场其实只是拉开了帷幕,还没有闭幕的大辨论。
“经济问题”这场论辨按照发表文章的时间顺序罗列文章如下:
政府的乘数倍数的放大、加速理论的数理动态模型是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冲刺课题之一(连载之一)(连载之二)(连载之三)(连载之四)(连载之五)(连载之六) 余荣星著
一个鸡蛋的乘数 陆善民
《一个鸡蛋乘数》的相对论(1) 崔长林
《一个鸡蛋乘数》的相对数(2) 崔长林
《一个鸡蛋乘数》的相反数(3) 崔长林
《一个鸡蛋的乘数》一文的相关文章的争鸣之我见(六) 余荣星
政府的乘数倍数的放大、加速理论的数理动态模型(连载之七)(连载之八)余荣星
政府乘数倍增,难免祸国殃民——《一个鸡蛋乘数》的反对数(4) 崔长林
政府的乘数倍数的放大、加速理论的数理动态模型(连载九) 余荣星
实现“政府的乘数倍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一个鸡蛋的乘数》一文的相关文章的争鸣之我见(七) 余荣星
乘数集锦(1) 陆善民
政府的乘数倍数的放大、加速理论的数理动态模型(连载十) 余荣星
看乘数倍增论究竟到底有多荒谬 崔长林
实现“政府的乘数倍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一个鸡蛋的乘数》一文的相关文章的争鸣之我见(八) 余荣星
实现政府的乘数倍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3)——《一个鸡蛋的乘数》一文的相关文章的争鸣之我见(九) 余荣星
乘数集锦(2) 陆善民
政府的乘数倍数的放大、加速的数理动态模型(连载十一) (连载十二) (连载十三)余荣星
以2万兵力打败1.55亿兵力的伟大胜仗——实现政府乘数倍数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4)余荣星
乘数集锦(3) 陆善民
乘数集锦(4) 陆善民
决策于帷幄之中,发臭于大江内外,应该清除垃圾理论(1)——实现政府的乘数倍数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5) 余荣星
这一场论辨远未就此停止,因为反击者给我留下了一大堆的错误谬论,我得一口口把它吃了才行,所以这是一场刚刚拉开帷幕还远未闭幕的大辨论。
价值中国网现在正在进行着另一场的大辨论,那就是关于哲学范畴问题内的辨论:
“哲学范畴问题”这场论辨按照发表文章的时间顺序罗列文章如下:
伟大而真实的“唯心主义假设”——“理论经济哲学”基础幕 崔长林
世界是不可能被认识的 韩和元
谁在哲学家的坟头上铲土? 崔长林
陆寿筠--贝克莱思想的中国幽灵 韩和元
经验在现实世界的失效--再驳崔长林的思想老派 韩和元
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是否已经存在? 韩和元
物质·韩和元·盗墓者·古董商(2) 崔长林
波格丹罗夫及他的一元论 韩和元
邵伟华的场 韩和元
马克思=唯物主义吗? 韩和元
这场论辨还在进行,但是有的文章已变成了泼妇骂街一般,一个说对方是小儿,一个说对方是鸟人。
(二)
回归真相(1)
本人现在也要参与这场辨论,各抒己见,提醒争鸣者注意如下几点:1、争鸣者必须要提高自身修养水平或要表现出风格来;2、可以批判对方的意见,不要任意进行人身攻击,否则这是一种不道德的做法。你可以说它的理论是祸国殃民或垃圾理论,但不要说此人是鸟人或小儿亦或是什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伟大的人有时候也会创造出垃圾理论来,一个人不可能保证自己生产出来的理论都是精品。
本人现告知参加争鸣前的客观条件:记不住很多名词的定义,不懂得很多理论,也没有看过很多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很多的书,所以思考问题完全是从揭示客观真理的角度而出发的。照道理我不应该参加这个讨论,但对有些问题也不能看见你们瞎胡闹,所以不能袖手旁观,也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辨论是可以开辟第二战场的,但最好先告知一下或同时把论辨双方的争辨意见搬上去也行
我先从《马克思=唯物主义吗?》这文开始。
本文写道:
最近我写了个小东西-=--马克思主义--翻了一面的主观唯心主义。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71712.html在文章中,我揪出了隐藏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某些主观唯心主义的祸害。在我发出文章后,我们宏博的哲学大师崔长林先生就开始兴奋了,他不在我的博文后面评论,而是他和他的马甲偷偷的把我的文章拿到价值中国网的论坛里去发了,感谢郑磊 博士和其他几个热心的读者官官,他们告诉了我我们的崔大师正在开辟第二战场的事实,我去看了看,最后的结论是,那是崔大师自淫自慰的场所,本来我也不预备跟这位宏博的大师再做那些无聊的论证,那是论证吗?梁实秋先生在他的文章《骂人的艺术》告诉我,崔大师已经达到了灌夫的艺术水平那样的高度,而我一贯对于艺术是不懂的,所以也就没有了再跟这样的饿艺术大师唱合的勇气。这回崔大师又艺术了一把,这回他不学灌夫了,他开始学习诗人的艺术了,空口无凭,有据为证:
崔大师在他马甲发的我的文章后边这样留言道:“我是崔长林,我衷心地向韩和元先生和文章表示感谢,可以说连一点虚伪的成分都没有。为啥?就因为韩先生终于能够认识到——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唯物主义者,当然包括马克思在内。既然就连包括伟大的马克思在内,韩先生都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那么,列宁、毛泽东就是不是了吗?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会是绝对的唯物主义者。既然如此,不就又一次证明,笔者的“唯心主义假设”是“真实而又伟大”的了吗?——这次韩先生对我之“假设”的注脚才算真的“注脚”,虽然在文章中,你还对我有所不解。所以,你写的这篇文章,我不但不反驳,而且还要写篇嘉许的文章呢!”
关于论辨双方是否开辟第二战场问题:我认为论辨双方可以开辟第二战场,也可以开辟很多战场,但都必须事先告知。
在价值中国网站上,与我论辨的很多文章,今后我有可能搬到全国的各大网站上,这里事先先打个招呼。
如果不事先告知地开辟“第二战场”,而又写了很多一些批判对方的文章,这种做法有搞阴谋诡计之嫌。
还有一种开辟第二战场的做法,把所有的论辨文章都搬到第二战场,让全国的学者去共同评判这样也是可以的。
(三)
实现政府乘数倍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6)
《乘数集锦3》一文写道:
二.国民收入分配守恒定律
流行的《宏观经济学》里讲了那么多乘数,其实并没有涉及生产过程中,这个企业和其它企业的连锁关系或者级联关系,而是讲了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守恒定律。一年的国民收入,不管是分为消费和投资,分为消费、投资和税收,还是分成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总量保持不变,即称为国民收入分配守恒定律。这是对给定的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应该遵循的定律,并不是说前后两年国民收入维持不变。以上是说国民收入按用途分配遵循守恒定律,同样,国民收入按照地域空间分配仍然遵循守恒定律。例如,100亿公斤小麦,按用途分配,80亿公斤消费,10亿公斤出口,还有10亿公斤留种;你也可以这样分配:70亿公斤居民消费,5亿公斤出口,15亿公斤政府部门消费,还有10亿公斤留种。不管怎么分配,分配前是100亿公斤小麦,分配后肯定还是100亿公斤小麦,这就是分配守恒定律。国民收入按地域分配守恒定律是这样的意思:100亿公斤小麦,广东省分配20亿公斤,广西省分配30亿公斤,湖南省分配15亿公斤,湖北省分配35亿公斤,完了。你也可以另外一种分法:广东省分配25亿公斤,广西省分配35亿公斤,湖南省分配25亿公斤,湖北省分配15亿公斤,完了。不管按什么标准进行分配,分配前是100亿公斤小麦,分配后肯定还是100亿公斤小麦,这就是国民收入分配守恒定律。——您也许觉得这个定律太浅显,但是问题往往出在这种地方。
根据国民收入分配守恒定律,您也许能够判断出政府部门究竟能有多大作为。假定某年新生成的资本量ΔK相当于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0.5,即ΔK=0.5×GDP,资本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出率是0.3(即垫付1亿元资本,一年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0.3亿元),这样,全国一年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ΔGDP可以由下式表示:
ΔGDP=0.3×ΔK=0.3×0.5×GDP=0.15×GDP (1)
所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等于(ΔGDP)/(GDP)=0.15=15%。这个数值已经有点高估了,因为,我们这里的资本产出率0.3和资本生成率0.5都是高估了的。这几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接近11%,还有一定的置信度,如果超过15%,那肯定不可信。
以上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的。现在假定国家的新增投资ΔK不是按照全国各地合理分布的,而是由政府决定,全部集中投资在深圳,如果深圳的地区生产总值原来是全国的万分之一,那么由公式(1)可以得到,深圳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可以达到1500倍,实现爆炸式经济增长。
深圳可以由一个落后的小渔村,20年间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但是,广东、福建沿海渔村多的是,不可能统统发展成现代化的大都市。——这就是国民收入分配守恒定律在起作用。
经济学也应该象物理学那样,研究研究守恒定律。
我对此的批判和争鸣意见如下:
一是国民收入分配守恒定律不存在,因为无法守恒
国民收入是全体人民一年努力的结果总帐,其总的国民收入无法守恒,也就是说国民越努力越奋斗,如果政府再有什么好的招数调动人民的更加努力奋斗,其结果是国民收入的总帐会增加。它无法遵守一个什么守恒,但也不是一努力就努力来收入比去年成倍增长,这当然有一个限制,但是这个限制不是守恒。打一个比方说,一个人今天走路,不管他这么走,他的走路里程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从今天出发第二天就到北京了,但是走路里程有限制,并不意味着走路的里程是一个守恒的数字。
二是国民收入无法进行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守恒定律是谬论的第二点是无法分配。国民收入是马后炮,不是马前炮,你想这么样就这么样打。它是各笔帐目的刚性数字。这与分钱不一样,分钱是马前炮,给你十亿元,随便你这么分。而国民收入无法事前进行分配,它是一年内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经营结果的计算值,不是随人的主观意识可以任意分配的。如火车行业的国民收入计算结果是五亿元,那么你这么能随意把它分配少了呢?把国民收入当作主观意识的随意性分配根本不是客观事实。
国民收入分配守恒定律,一是对国民收入无法进行分配,二又不能守恒,何来的国民收入分配守恒定律呢?这不是自己杜撰出来的吗?
三是根据一个杜撰出来的国民收入分配守恒定律,又提出一个否定政府的无所作为论更加荒塘
本文提出政府无所作为的论据是:根据国民收入分配守恒定律,您也许能够判断出政府部门究竟能有多大作为。假定某年新生成的资本量ΔK相当于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0.5,即ΔK=0.5×GDP,资本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出率是0.3(即垫付1亿元资本,一年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0.3亿元),这样,全国一年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ΔGDP可以由下式表示:
ΔGDP=0.3×ΔK=0.3×0.5×GDP=0.15×GDP
如果按照本文所论:即垫付1亿元资本,一年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0.3亿元。如果接照这种逻辑来算,要使每年增加0.3亿,必须垫付一亿元资本。这个国内生产总值通过公式换算用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利润,假定一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利润为0.1亿元,0.3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为0.03亿元,每年要增加0.03亿元利润,就要垫付一亿元资本。请问你第一年赚来的钱够第二年投资吗?很显然这种投资方式不符合现实情况。打一个比方说,我今年投资一亿元今年赚了三百万元,明年的利润增长率为15%,即利润达到三百四十五万元,需要投资一亿三千四百五拾万元,请问我投资的钱那里来啊?难道今年投资到明年年头时投资的钱全部收回吗,这可能吗?
而实际上是今年投资的钱,明年不需要投资多少就可以得到三百四十五万元利润。
由此可见资本产出比率不适用于国民收入增长量的计算。
作者:余荣星,固定电话:0757——26135324,QQ号为38216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