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北大“保送生”过半


        近日,北京大学公布了2008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其中招收推荐免试生(保送生)的数量占到计划数的50%至80%,而且一半来自北大,一半来自外校。备受 争议的“报送生”,在此伤害了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
       
高校是拥有其自主招生权,不管是怎样的招生权,也绝不能离开公开、公平、公正的使用,
不然就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同时也背离了教育部招生权下放的相关政策。对于这些北大的解释是,控制这么高的报送比例,主要想招更多的综合素质高,目的是作学问,搞研究的学生,而应试进入北大的考生,
大多仅是为去北大混个文凭??
       这简直是谬论,北大诚然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泰山北斗”,但是这种做法,严重的损害了其公众形象,也严重损伤了广大考生的心。
       首先,说推荐生综合素质高,严外之意就是说应试的考生综合素质差。那我不禁要问,北大评判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标准是什么,难道就是相关负责人一句话吗?
       其次,说去混文凭,简直是无稽之谈,难道免试的就不是了,这样不负责任的话,作为高等学府也能说的出,也能成为其招收“报送生”的“正当”理由!!真实悲哀哪!!难道北大出去的学生就不是去混文凭的,不要去讨论别人上大学的目的,学校要考虑的,是怎么把教育搞好,更多的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再次,看看我们的泰山北斗,半数报送是自己学校,岂不知学术禁忌的“近亲繁殖”,就在其身上重演,怪不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术水平越来越差,多年来也没有人能冲顶“诺贝尔”奖,就这样的现状,可能吗?又试问,这样的研究会有重大的突破吗?而传统教育一直提倡学众家之长,以为我所用,这样浅显的道理我们的高校竟然在一次次的重演。
       最后,想问问我们的北大,那么多的面试名额,还有那么多无法自圆其说的理由,你们要那么多的报送名额作什么?这难免有买买的嫌疑,未免会成为学术腐败的根源。
       我们再来谈谈我们现行的研究生考试,采取的是笔试+面试,笔试是对考生应试能力考察,然后按照120%-150%比率调档,面试,也就是说导师有充足的资源进行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考生,虽然这样的方式有其局限性,但是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相对公开、公平和公正的。至少在目前的状况下,还是尤其可取之处的,并不像我们的北大所说的那样。
        希望我们的相关部门能介入,干预这样严重损伤考生利益,有失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招生计划,让更多的考生能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平等环境下,接受教育,同时也呼吁我们的高校能远离近亲繁殖的怪圈,能广纳贤才,这样才能在学术上有所创新,才能去的更大的建树。在此种情况,我们相关部门的纵容,将给我国高等教育埋下深深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