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郑筱萸,被宣判执行死刑。对大众来说,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情;对郑筱萸本人及家人来说,除了懊悔,可能就是风光不在的失落与心酸。
威风凛凛的当年,与满头白发、面容憔悴的现在,这样的鲜明对比,曾经几何,在多少位重权高的人物身上发生?然而,并没有控制住那些侥幸的人。总有一批接一批的“勇士”接踵而至。这是一个极为荒谬的现象。因为,侥幸者,始终都是侥幸的,有乐观至极的侥幸,更有一部分是飞扬跋扈的侥幸,他们始终坚信没有多大点事情,没有谁能够把自己怎样!结果就是因为太大意、太张狂,把自己原本风光的前程葬送了。
侥幸者,在没有被暴露之前,没有被公之于众前,其风光满面的形象和霸气,足以让靠近身边的往者心惊胆颤,也足以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出没于高楼大宅,驰骋于奔驰宝马,那是多么的气派、风光无限。没有上级的存在,是人都要让其三份,是鬼都要敬其八份。亲属因其自豪,家人因其荣耀。实在让人羡慕不已!
然而,侥幸毕竟还有一点尾巴要露出来。因为,没有人敢怎么样的豪言壮语,只有在听候审判的那一刻,暗失光泽;只有在真正被送上断头台的那一刻,才体会到自己的幼稚。
但有一点却是让人纳闷。这些超越普众的聪明者,怎么会只有在刀放在自己脖子的那一刻才领悟到一些比普通人早该领悟的东西呢?悔恨,只有在被判决的那一刻,才忽然插入他们的人生字典中。实在有点可笑!
但是,我觉得应替他们心酸才对。领悟他们的实际感受,是对他们心境最好的理解。在没有任何风暴的享乐中,突然被吹到寒冷至极的北极,两重天的反差,是值得心酸的。他们在没有尝到寒冷滋味的时候,是不会有太大的感触的,及时看到一个个因寒冷而冻死的路者,他们也会无动于衷,因为事不关己!
现在,我到觉得,给那些有侥幸心理的人,一开始就接收寒冷的培训,也许他们大多数人也不敢有张狂的心理,更不敢得意忘形的胡作非为了。
正是因为他们缺少了必要的实景体验与感受,在没有见到棺材的那一刻,他们是永远不知道伤心的味道,更不可能有悔恨的恻隐之心。当真的轮到自己进棺材的时候,他们却是觉得心酸和委屈,因为,他们培训的机会太少了。
我想,要是能够在风光期间,多做些风光不在的培训,可能真正上断头台的时刻,不会再是一味地狼狈面孔,说不定还会出现几个高喊口号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