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驻价值中国网一年多来,不断听说和看到专栏作者发在价值中国网的文章被其他网站大量转载。开始以为此事与己无关,因此不甚在意。可是月初一日在百度输入“陈嘉珉”和“董仲舒”关键字搜索,竟发现我研究董仲舒的三篇论文(《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董仲舒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论董仲舒的伦理经济思想》)发表在价值中国网一年来,被近百家学术网站和各种打着学术招牌的“论文网”、“论文下载中心”转载、抄袭。本人被从价值中国网转帖出去的文章还有许多,一看到搜索页面就眼花缭乱,因此无心认真去查。联想到近年来不少报刊和出版机构的约稿,此时我才猛然意识到:价值中国网已经是一个大“猎场”,每天都会有一些网站、报刊、出版社的“猎手”在这里游荡,他们“狩猎”的对象主要是“价值中国”专业化和高水准的文章。
最近又发现,“猎手”们还有一个“狩猎”对象,那就是价值中国网的专栏作者。以前零星收到一些网站的文章约稿和注册邀请,心里很是高兴,但不甚清楚他们从哪里知道了我。近来收到热情非常的注册邀请函越来越来多,前天打开信箱一看竟然堆了两页。可能是因我来不及处理和邀请网站求人心切,“猎手”们就把异常客气和热情的邀请函贴到了价值中国网本人文章后面。有两家网站还把我的博客专栏预先给注册好,里边贴的照片和个人简介与价值中国网的一摸一样,而且还以我的名义把文章从价值中国网转帖过去。这个做法虽然有些不合“法度”,但我仍然心存感激和高兴不已。高兴过后觉得首先应该感激的是价值中国网,是它造就了一部分重要的“我”,“猎手”们也是从这里了解“我”的。
发现价值中国网是个大“猎场”之后有三点感想。第一点,是进一步认识到价值中国网的专业化选择非常英明正确。我前年十月在新浪开博,去年荣获新浪网“首届中国博客大赛最佳博客圈子奖”,有多篇文章和几幅摄影被推荐到网站首页,其中《农民为什么穷人》一文一天被点击两万多次、回帖500余篇,但是折腾快两年从没有遇到过“猎文”和“猎人”问题,对等交流也极少。我原以为从理论上讲一个高人要站在矮人当中才有高度,可是在价值中国网折腾一年的经验告诉我:高人要和高人站在一起,他才能被构造成风景亮点上的协调与独特比例。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若是看到一群百姓在街头巷尾热谈时尚,你可能根本就不在乎,更不要说参与;那么在网络中,你为什么要去跟着时髦的俗气瞎咋呼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价值中国网提供了一个类聚、群分的极佳平台,于是我想专业化和层次性——这是价值中国网最有价值的地方。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离开北京和北大后藏身兴义万峰林,我曾决定不再看经济之类的书,只凭观察和思考折腾。可是加入价值中国网后,我又买了两千多元的金融和管理书籍,其中包括有两块砖头厚、售价158元的巴菲特《投资圣经》。我自己的主动学习说明不了什么,可能只是说明别人早已说明的道理:只有专业化的折腾才是有味道、价值和意义的折腾。但我这个变化的过程却证明:虽然我给价值中国网贡献了三百篇专栏文章,但我依然在这个高水准、专业化的平台上被构造着。
第二点感想,是关于价值中国网。发现“猎场”现象之后,随即就发现价值中国网在巨大的机遇中面临着日益剧烈的挑战。从这个角度来看价值中国网,“猎文”不可怕,但“猎人”足堪忧。有天我细致对照其他网站发到我信箱里的一封注册邀请函,其中“抄送”一栏里就有二十多个信箱是价值中国网专栏作者的,而且在发出邀请函的网站上,也确实有不少价值中国网专栏作家活动的身影。靳海光先生在本月8日发表的《价值中国网发展之路——上市》一文中说得好:“互联网公司最大的敌人是时间,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什么都会发生……新的模式会不断出现,如果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风险会随时降临;所以价值中国不能停留在暂时的成功之中,必须加快脚步。”人在某种环境中折腾总会产生习惯、习性,但时间和竞争者的绝妙招数可以打破它。至于我自己,这个习惯、习性怕是已经根深蒂固了,而且挑战越激烈,习得的环境和心态越稳定。因此我把自己的单位、职务都改成了“价值中国网-陈嘉珉网站”、“专职作者”,似有一种“莽夫”之勇,准备就吊在“价值中国网”这棵树上折腾至死了,哈哈。
第三点感想,是关于版权问题。在价值中国网依然停留于股份期权许诺而没有对专栏文章进行实际付费之前,其他网站尊重版权、注明转自网站(链接)和作者署名的转载,应该是允许或合法的。但是有些网站,他们拿别人的文章去卖钱——转载页面上只有标题、内容提要或一小段开头文字,必须注册输入手机号才能阅读全文;有些网站转载(抄袭)文章不署作者名字和转自网站,页面编辑混乱不堪,文章头尾或其中还附有性产品和美女广告。这种情况就让人感觉十分可恶而不能忍受了。上周我用电子邮件给十多家以上述方式转载(抄袭)本人文章的网站发出了警告,但我想这个做法可能只是表明一种态度而不会有任何效果。希望价值中国网能以自己的强势法律地位,在保护文章知识产权方面做一些工作;做这个工作也会扩大网站的影响,最重要是保护作者、保护网站,有时打好保卫战本身就是最好的发展。
(陈嘉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