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收优惠的作用:
税收优惠作为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大小与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紧密联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税收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与之相适应,税收优惠作为税收制度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的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恰恰是对税制本身的统一性和固定性的一种必要的灵活补充。因此,根据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配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目标,及时制定和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充分地发挥税收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1、配合经济体制改革
税收优惠涉及领域广,政策性强,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适应性强的特征。20多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无论是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的改革,还是计划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外贸体制、流通体制的改革,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都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来解决改革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对各项改革予以必要的补偿,有的是直接通过财政支出来解决的,有的是通过税收制度的建立来调整的。大量的、经常采用的则是通过制定特定税收优惠和临时优惠条款来予以鼓励和照顾。因此,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通过实施税收优惠,灵活、及时地处理和协调各方利益矛盾,鼓励符合改革目标与发展方向的各种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国家通过制定不同的税收优惠,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急需发展和需要扶持的产业、行业、企业和产品给予特殊的鼓励和照顾,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例如,通过设置增值税及其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向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生产发展,对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和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改造,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对科技、教育、社会福利、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行业、产业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降低其税收负担,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这类领域,从而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