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养老保险支付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一)


  此文是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国际研讨会的会议论文。

 

摘要:日本养老保险支付危机的暴发是人口老龄化和经济颓势等因素所致的必然结果,然而其所具有的警示意义却相当重大。就我国而言,建立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保险体系,解决空账问题和保费拖欠问题提高资金运营收益率以及强化公众自主保障意识成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任务。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支付危机 空账问题  运营收益  自主保障意识

Analysis of Japan’s Payment Crisis of  Social Old-aged Insuran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ur Ccountry

ZHOU Hao-jie

Abstract: The payment crisis of Japan’s social old-aged insurance is result from the aging problem and declining tendency of economy .But this event has important effect to china. For our country, there are many important problem should be solved, including building the old-aged insurance system accommodating aging, the problem of no money or less money in one’s account, the problem of being in default on toll,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managing and to strengthen the self-insurance consciousness.

Keywords: old-aged insurance; payment crisis; no money or less money in one’s account; yield of managing fund; self-insurance consciousness

一、          日本社会养老保险支付危机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等原因,养老保险金的支出直线上升,日本社会养老保险的收支矛盾逐渐显现出来。据资料显示,截止20034月,日本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被保险者有7017万人,而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人为2131万人,年金扶养比率为3.291[1]另据测算,到2005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27%[2]进入2000年破绽百出的国民年金财政连年赤字,2002年日本国民年金的实质收支出现巨额赤字,不得不从公积金中拆取382亿日元来填补亏空。[3]而到2012年,预计日本的养老金体系就有可能出现519万亿日元约合4.3万亿美元的巨大缺口。[4]

日本的养老保险金支付危机在200456月份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暴发。这次暴发的导火线是调查发现部分政府高官未缴或漏缴养老保险费。在国会议员共725人中,自民党、民主党等各党派议员共107人存在未缴纳国民养老保险费的记录,占全国议员的15%[5]在全国各地47名知事中,有12人未缴纳养老保险费。[6]小泉内阁18名成员中竟有8人有曾经未缴养老保险费的历史。[7]这些调查情况的披露,很快使养老金支付危机演变成一场政治风波。据《朝日新闻》对首选政治课题的调查,43%的选民关注养老保险金问题。而在60岁—70岁左右的选民中,把养老金问题作为政治首选问题的人数已接近60%[8]可见,养老金制度由于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晚年生活,一直受到国民的普遍关注。这场丑闻风波使政治诚信遭遇重创。人们不愿意由那些没有交纳养老保险费的官员来审议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问题,这对200456月份的改革可谓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而在更早些时候的统计显示,日本民众对养老保险的可信性一直存在怀疑,如在2002年度,加入“国民养老金”的人中, 37%没有交纳保险费。其中,20岁至29岁的人中,更是有50%以上的人拒缴保险费。[9]这次养老金支付危机的暴发引发了日本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大讨论,但是并没有解决问题,而仅仅是养老金支付压力的一种释放。

二、日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历史沿革。日本的养老金制度由来已久,最早始于1941年。当初,这项制度以体力劳动者为保障对象,称为“劳动者年金保险”。二战以后,这项养老保险制度扩展到普通工薪人员,而到1961年几乎所有参加工作的人都参加了某种养老保险制度,从而实现了“全民保险制度”。在70年代末,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已经比较齐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原先的制度设计也日益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对养老保险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革:第一阶段是80年代的改革,这次改革把原来的三纵向保险格局变为双层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并为实现全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采取了一些措施。第二阶段是1994年改革,目的是维持代际间给付和负担的平衡,以免造成下一代负担过重;第三阶段的改革目的是控制将来一代人所负担的养老保险费的上升,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定,以确保国民年金制度的可信度。

    由于日本的公共年金制度是构成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部分,日本公共年金制度采取的主要是现收现付制的制度模式,其运行机理表现为如下公式:

上式中, 为养老金缴费率;w为平均工资;m为就业的总人数; 为养老金替代率;n为养老金领取者的人数。

2 .制度内容。日本的养老制度有三重含义,一是对养老的保障,二是对因事故而丧失劳动能力后的保障,三是一家之主死后对其抚养人的保障。日本年金制度的中心部分是年老保障。日本的退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由三大支柱构建而成,一是公共年金制度;二是企业补充年金制度;三是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这三大支柱中的主导支柱是公共年金制度。本文也以年金制度为主要讨论的对象。

   公共年金的目的是国民之间依靠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原则来防止因长期丧失劳动能力而影响生活的稳定,维护和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日本公共年金的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年金额随物价上涨自动浮动,随工资上升而变动,并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成果;二是公共年金的财源由下一代人负担,是代际之间的互助。现行公共年金的制度结构如下图所示。

 

 

 

 

基础年金(国民年金)

自营业者

农业者

学生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雇员

公务员私立学校教员

被雇佣者的妻子(家庭主妇)

雇员家庭

第一号被保险者        第二号被保险者        第三号被保险者

全体日本国民

注:1.根据日本厚生省网站资料改编(2004101日起的日本公共年金新结构)。

    2.截止20034月,第一、第二和第三号被保险者的人数分别达到了2207万、3676万和1133万,总共合计701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