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潜规则”


今天晚上,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如期播出了,但是映入我们眼帘的不是选手的比赛过程,而是关于发生在五月份的一场“虎符门”闹剧的辩论和讨论。

事情是这样的:当事人分别是虎符得票排前三名的赵继爽、董冰、李文。投票期间,三人达成口头协定,董冰退出争夺,赵继爽、李文给其50万元作为补偿。在赵继爽、李文先各预付5万元给董冰后,董发表申明退出虎符争夺。声明在董冰博客中发表后,赵、李二人又各付了10万元。赵、李只等投票截止后,再各付10万元余款。不料,5月7、8日风云突变,董冰收到30万现金后,又向投票公司疯狂买票,一举超过李文8万余票。而李文此时远在海外,对事件的发展已无任何挽回的余地,遂向项目组发来传真,揭露此事。

今晚的辩论会(录像),三名当事人只有董冰来到了现场,而另两名当事人赵继爽、李文直到辩论会结束后都没有出现在现场。

看看,又是“潜规则”。连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博客到底放在商业栏目,还是财经栏目,想来想去还是放在综合栏目。我们很赞赏中央电视台的勇气,也很欣赏董冰作为反挫折的勇气,辩论很激烈、甚至指向人格。就这个事件本身它是商业事件,但我们讨论的是,在我们的社会里还有多少潜规则?

演艺界“潜规则”成就了多少明星、大腕儿,没人知道。这种事情已经到了老百姓人尽皆知的地步,连演艺界的朋友在看观众眼神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好像也受潜规则影响了一样。这样发展下去,艺术还有“追求”的必要吗?

足球界“潜规则”,卷入多少足球天才?一个龚建平被判刑,就草草了掉,真的没有人感动大亨们的“奶酪”吗?亚洲杯又“出彩”了,只不过是倒彩。我们的行业管理部门、政府主管部门真的没办法突破“潜规则”吗?是不能,还是不为?

还有不少案例......甚至连小学生竞选班干部都有“潜规则”!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天的“潜规则”盛行呢?我认为是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的沦丧,导致商业伦理、商业价值观的沦丧、堕落。改革开放,我们呼吸了“洋空气”,吸进去了“氧气”也吸进去了“二氧化碳”,甚至“二氧化硫”。外国物质上的洋垃圾引了进来,精神上的“鸦片”也随之而来。在一味的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防火墙”建设,导致“80”后现象、代沟距离缩短等社会变异现象。现在竟然连湖南卫视“超女”都能火遍大半个中国,有没潜规则呢。

“潜规则”害了很多人,也成就不少人。为什么总是有“潜规则”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