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son-Quinn,由于市场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回补空单,今日玉米期价小幅收高,脱离了周一创造的9个月以来合约低点。12月合约高点为340.5美分,从近期低点上涨16美分,占6月中旬以来110.5美分跌幅的14.5%。340美分对空头操作十分关键,因为该突破点处于12月合约自6月高点下跌趋势通道的上沿。但由于今日多头缺乏追涨兴趣,12月合约未能上破340美分,预估基金日买进约3000-4000张玉米期货合约,追踪其每日交易活动可知,继周一抛盘打压期价至新低后,基金本周买卖合约量接近持平。
由于午间气象预报对玉米带降雨与否存在争议,导致收盘前一小时出现一波平仓盘,但临近尾盘玉米期价还是跟随相邻小麦和大豆市场走势回弹收高。基本面上,目前市场对东部玉米带良好生长条件能否抵消西部潜在的减产威胁看法不一。本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当周美玉米净出口销售量为79.34万吨,处于分析师预测的80-120万吨区间下限,其中陈玉米净出口量为41.25万吨,新玉米净出口量38.09万吨。本市场年度至今,2006/07年度美玉米累计出口量已超出USDA7月供需报告中出口量的177.6万吨,暗示作物年未来六周的装船量数据较实际出口量更为重要,据分析师估算,目前只有每周玉米装船量达到近3800万蒲,才能实现美国市场年度出口21亿蒲玉米的目标。USDA同时宣布有11.38万吨07/08年度玉米出口日本,此外还有12万吨为匿名买家购得;韩国购进8万吨非转基因玉米,C&F报价在236.75美元-278.5美元区间(每蒲约合1.06美元),其中2.5万吨为中国玉米,5.5万吨南美玉米,11月5日交付。
7月25日,国内玉米市场总体表现平稳,国内饲料企业采购量偏低,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相对平稳,当地农户玉米所剩无几。贸易商出货速度加速。华北地区已经进入玉米外调时期。部分饲料企业已经开始集中东北及河北地区发货。南方销区部分地区玉米到货仍不均衡。价格仍维持平稳为主。
7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在会上介绍了200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李晓超介绍称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而居民普遍关注的肉禽价格上涨了20.7%。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6月份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其中,粮食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
仍要关注天气
目前国内气候条件基本正常至良好,未来不确定的只有伏旱和早霜二个影响因素。伏旱在20天之内不发生则将不会出现,早霜看9月25日之前会不会出现霜降,但由于地球变暖,早霜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对美国而言,20天之内如不出现干旱局面,美国玉米产量丰收将基本定局;对中国来讲8月15日左右不出现异常也可以说产量基本定局。因此,如气候不出现异常,玉米总产量超过1.5亿吨的可能性极大。
出口市场短期难以启动
今年出口配额下发了125万吨,目前已出口一半左右,余下的量已不多,且到目前为止,各主要出口商已备齐粮源,不会再在市场上继续购买,这同去年年底情形完全不同,去年年底是出口商出口量大,且手中无货,而现今出口商手中的货物远大于出口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