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出面维护奶农的利益制止奶业的恶性竞争


政府要出面维护奶农的利益制止奶业的恶性竞争

李华新

    北京市奶业协会近日组织三元、三鹿、光明、伊利、蒙牛等5家乳制品企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承诺,从7月23日起,这些企业在北京地区取消所有涉及乳与乳制品的捆绑、搭赠销售行为;禁止低于成本的倾销行为。
  此前,中国奶业协会发起“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14家乳品企业签署宣言,一致呼吁切实保护奶农利益,推行合同收奶,坚决反对压级压价,拖欠奶资,同时反对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恶性竞争行为。北京奶业协会理事长范学珊说,无序恶性竞争,奶农利益受损,企业也受不了,因此,维护一个健康的市场秩序,是各乳品企业的共同愿望。《人民日报》 ( 2007-07-23 第06版 )

  一段时期以来,某些乳品加工企业忽视奶农利益,在市场上大打价格战,在收购环节压级压价,引起奶农不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奶农的积极性,奶业生产有可能出现类似生猪生产大幅波动的情况。因此,奶农在这些恶性竞争面前,在自己没有办法得到应该得到的利润面前,唯一的办法,不是办法的办法,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防范,即使是那些大力压价的奶制品企业也明白,不给奶农实惠和好处,最终的结局不仅是奶农倒奶杀牛,最终企业也要受到影响。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政府再出手相救的时候,就悔之晚矣了。

    尽管有关业内人士具体分析了导致出现奶农晓以下滑的最原因与饲料价格上涨、进口奶粉对国内原奶的冲击有关。而真正造成奶农倒奶杀牛的恐怕还是不能不提企业的恶性竞争以及纷纷压价的营销策略。至于对于液态奶的标识问题,鲜奶加工的一些相关标准问题。自然也会影响奶品价格,但是其中的一些企业的人为原因,还是起到了相当负面的影响。而企业对奶农的承诺的不即使兑现,以及在鲜奶价格收购上的打压,这些人为因素都打击了奶农的积极性,在养牛不能得到预期回报,不仅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发会因为呢然养得越多,越是亏损的情形下,奶农宁愿把奶倒掉也不愿意继续为奶乳制品企业提供奶源,或是养牛已经成为亏本的买卖后,作为自然人的奶农个体自然只能采取这种断然措施。

    因此说,只有当乳品企业那个真正从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考量,并且真正兼顾奶农的利益时,乳品企业也才能真正健康发展和生存。

   作为5家奶企在京承诺取消捆绑销售,其实也只能是一种姿态,而不能真正起到遏制恶意竞争的态势,虽说这些企业的动机是好的,但是其办法也只能是有限的。
   企业,现在的抵制捆绑销售以及其他的一些变相的销售方式,不能说没有一点作用,但是相对与一个全国的市场来说,这五家进京的企业,其影响力也是局部的。当这些企业已经物理消化这些涨价和其中的一些不能消化的价格因素时。那么,企业的自我行为的有效性也是值得人们怀疑的。
   因此现在是政府出面的时候,以为市场会自动消化这些不利因素,或是说会市场会自动调节,那么其中的代价是很大的,而一旦奶农的利益遭到挫伤再来修复,那么代价也是很大的。此外对于人们尴尬养成的喝奶强壮一个民众的意识来说,也是非非容易淡忘的。
  再就是现在就其全国的市场来看,还是应该有一个能够起到制约作用的行业组织,即使是民间的也是需要的,再者现在的这种简单的小农经营的作坊式的奶业生产,也是需要改变的。和现在的这种情形似乎也是和猪肉价格的上涨有着相同的命运,一旦奶业生产陷入低谷,再行挽救之策,但不如现在就下手整治。
    期待政府能够有所为。
    期待市场能够更加规范。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