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各类机关,还是各行各业,都要出台各种各样的文件,通过这些文件把各类机关、各行各业的决策指示等下达到执行单位,并通过执行单位的具体承办或操作,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文件的出台,需要经过认真筹划、具体研究、精心制定的。文件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各类文字材料,是各类机关单位用以表达法定意愿、处理公务、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多不会去关心那些与自己无关的复杂文件,可一旦出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文件,又会特别地关注。中央出台的文件,如果对老百姓有利,他们会用一句最朴实的话来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中央的政策好呀!
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有一份特殊的藏品———印有18个红手印的协议书。这件国家一级文物是由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们亲手创造的。
1978年初,凤阳县乃至安徽省尝试“包干到组”,小岗人也满怀兴趣的把20户人家分成4个组。没干多久,组里就产生了矛盾,于是每个组又分“叉”,全队分成8个小组。每组只有两至3户,差不多都是父子组、兄弟组。但没干几天又有吵架的,还是干不好。一天夜晚,生产队召开社员会议。穷疯了的社员提议:这样干不好,干脆包干到户。大家最终拟订3条意见:1、夏秋两季打的头场粮食要先把国家公粮和集体提留交齐;2、明组暗户,瞒上不瞒下;3、如果队长因此犯法坐牢,他家的活由全队包下来,小孩由全队养到18岁。到会的18户户主赌咒发誓按下红手印。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大包干”。
在邓小平、万里等领导同志的热情呵护和坚定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正式把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在文件中确立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开来。正是因为中央的英明决策,中国农民出现前所未有的干劲,中国农业得到实质性的飞跃,中国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05年12月29日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在中国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正式成为了历史。当这一决策被写进中央的文件并下发执行后,通过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惠农政策的实施使中国农民又毅然回到农田,中国农业再一次得到复苏,中国农村建设呈现繁荣景象。
新年伊始,佳节将至,寒气依然,就在这样的时候,我从中新网上看到一篇题为《中央"一号文件"锁定现代农业 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报道,读后心里感到十分温暖。
据报: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关注焦点锁定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上。
文章说,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中央对当前工作的把握,切准了脉搏,胡总书记和温总理始终把“三农”问题当作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三农”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头戏,各级政府的官员应该有所深思,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央出台这样的文件,我举双手赞成!但不能光满足于看(听)时激动、看(听)后感动,事后不动。如果把文件精神变为自己的行动并付诸实现的话,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天就为期不远,九亿农民的真正小康和幸福生活也就指日可待。
( 程一叶 2007年1月12日)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多不会去关心那些与自己无关的复杂文件,可一旦出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文件,又会特别地关注。中央出台的文件,如果对老百姓有利,他们会用一句最朴实的话来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中央的政策好呀!
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有一份特殊的藏品———印有18个红手印的协议书。这件国家一级文物是由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们亲手创造的。
1978年初,凤阳县乃至安徽省尝试“包干到组”,小岗人也满怀兴趣的把20户人家分成4个组。没干多久,组里就产生了矛盾,于是每个组又分“叉”,全队分成8个小组。每组只有两至3户,差不多都是父子组、兄弟组。但没干几天又有吵架的,还是干不好。一天夜晚,生产队召开社员会议。穷疯了的社员提议:这样干不好,干脆包干到户。大家最终拟订3条意见:1、夏秋两季打的头场粮食要先把国家公粮和集体提留交齐;2、明组暗户,瞒上不瞒下;3、如果队长因此犯法坐牢,他家的活由全队包下来,小孩由全队养到18岁。到会的18户户主赌咒发誓按下红手印。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大包干”。
在邓小平、万里等领导同志的热情呵护和坚定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正式把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在文件中确立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开来。正是因为中央的英明决策,中国农民出现前所未有的干劲,中国农业得到实质性的飞跃,中国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05年12月29日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在中国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正式成为了历史。当这一决策被写进中央的文件并下发执行后,通过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惠农政策的实施使中国农民又毅然回到农田,中国农业再一次得到复苏,中国农村建设呈现繁荣景象。
新年伊始,佳节将至,寒气依然,就在这样的时候,我从中新网上看到一篇题为《中央"一号文件"锁定现代农业 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报道,读后心里感到十分温暖。
据报: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关注焦点锁定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上。
文章说,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中央对当前工作的把握,切准了脉搏,胡总书记和温总理始终把“三农”问题当作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三农”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头戏,各级政府的官员应该有所深思,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央出台这样的文件,我举双手赞成!但不能光满足于看(听)时激动、看(听)后感动,事后不动。如果把文件精神变为自己的行动并付诸实现的话,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天就为期不远,九亿农民的真正小康和幸福生活也就指日可待。
( 程一叶 2007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