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纬度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应当从以下3个纬度努力推动:

一是从振奋精神树信心纬度推进。欠发达地区困难很多,工作难度很大,但是其发展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好。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欠发达地区的关心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十五期间,浙江省级财政支持欠发达地区以及海岛地区就达336亿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相关政策。同时还要看到,这些年欠发达地区结合实际,在富民强县方面探索出不少好路子,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整个发展面貌取得了明显变化,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各级党委、政府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看准的路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既定的目标要一届一届抓下去。而且要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全体干部群众都要树立信心,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带领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投身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去。

二是从保护生态促发展纬度推进。生态环境是欠发达地区最大的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优势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越来越凸显。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要局限于一般经济指标的增长,关键要看老百姓口袋的钱是不是多了,政府口袋的钱是不是多了。老百姓口袋的钱多了,这是我们发展的目的;政府的钱多了,才有能力搞建设,抓统筹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GDP增长,一定要把保护生态促进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要按照小县大城、小乡大镇的思路,搞好县城人口集聚和资源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与城镇规划和产业规划相衔接,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有利于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抓好特色产业,欠发达地区即使1/3走出去,1/3搞二、三产业,还有1/3还得搞农业,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业和生态工业。

三是从关注民生抓统筹纬度推进。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关注民生最关键的是抓富民工程,增加老百姓收入。怎么抓富民工程,要走好三条路,即走出去、走下来、引进来走出去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是当前增加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很重要的途径。走下来就是下山异地脱贫,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引进来主要是结合本地实际,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就业。要靠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吸收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帮助欠发达地区家庭成员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有相对固定的收入,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脱贫问题。要加强社会保险和救助体系建设,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产、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