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麦粉市场整体分析(2007-7-30)


上周(7月23日—29日),国内产区小麦面粉市场整体平稳,新麦价格高位坚挺,陈麦价格保持稳定;郑麦期价涨跌互现,市场继续呈震荡整理走势。从市场基本面来看,收购市场尽管产区农户惜售心理较强,但小麦收购总量仍然稳步提高,每周的收购量仍有200多万吨,不过托市小麦收购量呈现递减之势,加工企业小麦收购数量开始有所增加。销售市场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继续进行,周四的拍卖成交量、成交率较前次有所回升,成交价格基本持平,总体变化不大。纵观后期的国内小麦市场,笔者认为,由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撑小麦夏收市场,再加之农户惜售观望心理较浓、市场收购竞争较为激烈,估计近期内小麦市场强势格局仍会延续,整体市场行情将会保持以稳为主,强势整理

一、产区新麦价格坚挺,销区小麦价格趋升近日国内小麦市场价格监测显示,河北石家庄地区新麦收购进厂价格1500-1520元/吨,邯郸地区进厂价格1480-150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进厂价格1490-1510元/吨,漯河地区进厂价格1470-149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进厂价格1520-1540元/吨,德州地区进厂价格1510-1520元/吨,上述价格局部涨幅10-20元/吨。受关内主产区小麦价格上涨的影响,福建厦门普通小麦到港价格普遍较上周上涨了10-20元/吨;广东地区面粉厂小麦采购不积极,当地普通小麦价格保持平稳,而优质小麦价格则上涨10-20元/吨。

  分析原因:一是政策对新麦收购行情支持依然较强,托市收购因不担心收购资金、收购费用、保管费用,也不用担心销路,收储企业收购积极性高;二是部分地区收储企业异地采购补库,流动性增强,拉动了市场行情;三是国家鼓励多元化粮食经营主体入市收购小麦,收购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尤其面粉加工企业收购数量开始增加;四是由于新麦价格较高,售粮农民继续观望心理加重,农民售粮数量有所下降;五是近期降雨,部分地区水灾较重,南方部分地区由于水患区域覆盖了部分春小麦种植区,对小麦市场价格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支撑。

二、郑麦期价涨跌互现,行情继续震荡整理 上周,郑麦市场涨跌互现,呈震荡整理走势。主力合约WS801周初以1843开盘,最高探至1852,最低下挫至1824,尾市报收于1841,本周共成交757610手,持仓较前一周增加4846手。从盘面看,本周郑麦市场交投较活跃,周初郑麦期价震荡整理,周二郑麦期价在空方的抛压下震荡下挫,周三、周四期价呈震荡上扬走势,而周五郑麦期价并没有在隔夜美麦大幅上扬的带动下上涨,而是呈窄幅震荡走势。最后交易日,郑麦主力合约WS801以1845元开盘后维持震荡格局,最终以1841元报收,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元,最高价1847元,最低价1838元,全天交投较为清淡。从图形上看,WS801其周K线报收小阴线,场内多空争压激烈,来自上方的抛压仍然存在。

 从基本面看,近日新小麦和陈小麦的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局势,给郑麦的反弹趋势提供了较有力的支撑,但国内小麦供过于求的格局依然未变,使郑麦价格上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估计近期郑麦期价仍将以震荡整理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市场逼仓传言沸沸扬扬,笔者认为普通投资者对这种行情还是少参与为好。

三、新麦收购稳步增加, 托市收购呈现递减 据统计,截至7月20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9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7年新产小麦2786.4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525.7万吨,占收购总量的91%,比上年同期增加84.5万吨。执行托市收购的6省中储粮委托收储库点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2148.9万吨,占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总量的85%,比上年同期减少74.8万吨。分地区看,河南890.7万吨、江苏506.2万吨、安徽413.4万吨、湖北172.6万吨、河北114.6万吨、山东51.4万吨。从7月份小麦收购进度特点来看,整体上收购总量基本稳步增长,每周的增量基本为200多万吨;国有粮食企业仍是收购主体,收购量占总量比例在90%以上;托市收购量自中旬开始同比上年呈递减趋势,且减速均匀,每周减少量大约在40万吨。

 分地区来看,河南小麦收购量增长较为稳定,每周收购增量大约在74万吨左右,稳定的收购预示着河南小麦还有相当的收购潜力;江苏、湖北收购量越来越逼近去年收购水平,收购进度逐步放缓;安徽前期因暴雨原因收购进度较缓,近期收购又在加快,今年安徽小麦增产,预计安徽小麦收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增加量;河北、山东小麦因实际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农户惜售,收购量仍不多。但按照以往的惯例,进入8月份后河北小麦可能会迎来收购高潮。

四、新麦替代陈麦增加,制粉企业采购积极

新麦上市接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具备了加工性能,随着新小麦将要度过后熟期,后期面粉加工企业的收购积极性将会增加。近日,从河南、山东、河北等小麦主产省一些面粉加工企业了解到,部分面粉企业新小麦收购价格略有上涨。河南金苑进厂价1.48—1.49元/公斤,较上周约涨0.02元/公斤;河北五得利1.52元/公斤,较上周涨0.04元/公斤;河北金沙河1.54—1.55元/公斤,较上周约涨0.03元/公斤;山东发达1.52元/公斤,较上周涨0.02元/公斤;德州巨嘴鸟1.51元/公斤,与上周基本持平。

 分析面粉加工企业对新麦高价收购的原因,主要是面粉加工企业已经开始按不同比例混合搭配使用新麦进行加工,这样比买托市小麦成本要低。河南金苑新麦配比量在30%左右,河北五得利20%左右,山东发达20%—30%,德州巨嘴鸟10%—20%。各加工企业原粮采购供应部门均表示,前一段使用的陈小麦都是从国家指定的粮食批发市场上随用随购,不但价格高,而且运输不方便,相比之下就近收购新小麦则有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势。笔者估计,随着新小麦后熟期即将结束,新麦替代陈麦的比例将会逐步增加,加之部分企业已开始为中秋、国庆备货,8月份以后面粉加工企业将会进一步加大新小麦收购力度。

五、面粉市场保持稳定,拍卖成交略有上升

 目前国内产区面粉价格及市场销售量基本保持稳定,河北石家庄地区特一粉出厂价格2000-206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出厂价格2000-210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出厂价1980-2000元/吨,山西太原出厂价格1980元/吨。上周国家第34批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如期举行。计划拍卖数量为41.7万吨,实际成交9.89万吨,成交比率23.7%,同比上次销量增加1.69万吨。

 分市场来看,安徽市场除河北小麦销量略减外,其它四省实际销量都有增加,尤其安徽小麦实际成交量明显增加,创本省6月份以来销售量最高和首次超万吨记录。河南小麦较上次销量减少,但仍保持在3万吨以上,本月四次交易,河南小麦销量比较稳定,每次交易量均在3万多吨。总体看,本次交易实际成交量在前次增加之后,再度出现1.69万吨的增量,这可能与近期面粉加工企业收购新小麦价格普遍较高有关。笔者认为,如果后期新小麦价格继续走高的话,陈麦市场拍卖的成交数量仍会略有提高,因为目前个别地区新小麦收购价格已经接近或超过2006最低收购价小麦底价+出库+运费的价格。如果后期新麦价格出现前高后低的情况,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低位成交状况则仍难以改变。

六、市场多空因素并存,行情稳中略显强势

  纵观当前的国内小麦市场,仍然是多空影响因素并存。总体看,空方来之于小麦连续四年的丰产和高库存的压力,而多方依然是国家政策对市场的强力支撑,估计夏收期间的小麦市场仍然会保持总体平稳、局部波动,以稳为主强势整理的市场格局不会改变。

  分析近期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仍会对市场提供支撑,不过由于新麦收购价格较高,托市收购企业获得收储补贴的利润空间逐渐被填平,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进度开始有所放缓。二是虽然目前农户惜售心理较强,但进入8月份以后,小麦市场可能将会迎来又一上市高峰期,因为伴随着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陆续开学,再加上秋田管理及后期小麦备播等,很多农户急需变现,上市售粮必然会增加。三是加工企业后期有望进一步加大收购数量,但必定受资金、场地的限制,也不敢盲目攀价收购,收购的数量不会太大;四是前期储备库轮换任务比较集中,互相竞争,现货市场新小麦供不应求,造成价格上涨,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批量入库,多数储备库已经完成大部分入库任务,采购意愿也将逐步降低。五是目前高价方便面6月份已率先提价后,从7月26日开始,以华龙、白象等为首,占据我国大部分市场的中低价方便面价格将整体上调,最高提价幅度达到40%,平均提价幅度在20%。面粉价格占据方便面成本的三成,方便价格的提高,无疑对当前处于消费淡季的面粉市场体现利好,但面粉价格能否随方便面价格的提价而上扬,仍需市场进一步观察。

六是目前由于小麦与的价格倒挂现象比较明显,国内部分地区饲料企业小麦对玉米的替代现象已相当普遍。如四川成都东北玉米到站价格1680-1690元/吨,而近期四川部分地区小麦价格1520元/吨,按照测使用小麦仍比较合算,四川部分地区饲料企业小麦替代量增多。不过近段时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看空观点较为突出,贸易商玉米出库进程加快,玉米价格开始回落,估计小麦、玉米的比价将会趋于缩小,其替代效应也将会减弱。另外,由于国内养殖业恢复一直较慢,麸皮销售不理想,麸皮价格低迷使得面粉企业经营难度继续加大,这也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加工企业的开工率。

七、国际小麦价格上扬,内外价差不断扩大

上周,国际谷物理事会发布报告,将全球小麦期末库存数据调高了100万吨,为1.12亿吨,但是比上年减少400万吨。预计2007/08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137亿吨,比上月调低了70万吨,但是仍比上年增长2300万吨。全球小麦产量调低的原因在于欧盟天气不利导致小麦产量受损,超过了中国以及独联体国际产量的上调幅度。美国农业部上周公布小麦周度出口销售净增为207.75万吨,这一数据高于市场人士的预期。受出口销售步伐强劲的影响,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市场收盘大幅上涨,创下了11年来的新高。9月合约收高17美分,报651美分/蒲式耳;12月合约收高16.5美分,报669美分/蒲式耳;3月合约收高14.5美分,报663美分/蒲式耳。国际市场小麦价格的上扬,使国际、国内小麦价格差价不断扩大,这有利于我国小麦开展对外贸易。<

 农业部小麦价格监测结果显示,6月份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到岸税后价比同期国内优质麦运到销区的批发价每吨高800多元,比上月价差扩大近190元。1至6月份进口小麦70,322吨,同比降低77.7%;出口小麦908,659吨,同比提高196%。目前国际市场对中国小麦出口较为关注,国内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小麦出口对国内市场的全局影响将很小。不过市场传言中国将增加制粉小麦出口,因此需关注其对山东和江苏市场的可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