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犹如惊弓之鸟


  最近,中国的几位财金高官都几乎做了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告诉美国,中国没有抛售美国政府的债券和其他美圆资产。对于中国财金高官的表态,美国人还是比较高兴的,因为美国又可以过一段惬意的生活了!

  我在2005年4月22日的博文“美国严重担忧市场大规模抛售美元”中,列举了形形色色的抛售美元的行为。归纳了三大类抛售行为:第一类:一般市场投资者(包括个人和企业)抛售美元,主要是为了避免美元贬值的风险。这种抛售行为只涉及比较少量的交易,不至于对美元走势造成实质性的影响。2001年,上面列举的投资者的抛售就属于此类。第二类:中央银行为了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在本国市场抛售美元。中央银行的这种抛售行为,主要是针对国内投资者抛售本国货币抢购美元而进行的对冲,在一般情况之下,这种抛售行为也只涉及比较少量的交易,与国际市场美元的走势关联度不强,因此,也不至于对美元走势造成实质性的影响。2002-2004年之间,阿富汗、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国家中央银行在国内市场抛售美元买进本币的行为就属于此类。第三类:中央银行为了调整官方外汇的货币结构,在国际市场抛售美元资产。中央银行的这种抛售行为,主要是货币结构的调整,也就是说,在卖出美元资产的同时,还要买进其他货币资产,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抛售美元资产的行为涉及的交易量比较大,关系到主要货币的汇率,如果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在同一个时期采取同样的行为,将对美元走势造成实质性的影响。2004-2005年,日本、韩国和中国中央银行就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抛售部分美元资产的行为,属于此类。这种抛售涉及的资产规模大,影响深远,将对美元的霸权地位造成致命的打击。在该文中,我也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道理:美国人最忧虑的是第三类抛售行为,也就是说,如果目前外汇储备最多的几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一旦采取一致行动,美元地位就将面临巨大的冲击。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我阐述了一个观点:中央银行调整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是必然选择。2000年底以来,国际汇市风云变幻,美元大幅贬值与欧元以及其他非美元货币大幅度升值并存。货币汇率的变化反过来又促使外汇市场上的参与者调整资产组合、储备结构。这最终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对美元国际货币职能的“三重否定”。具体表现在对美元的国际支付手段、投资职能和储备手段的的否定。如果说2001-2004年美元的贬值主要是由前面的两种否定引起的,那么,再往后,美元的贬值就主要是由中央银行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引起的。那么,在这一轮美元贬值过程中,最致命的一击最有可能来自美国的盟友日本和韩国,还有,就是大中华经济圈的“两岸三地”(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省)。特别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所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3万亿美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经表示,在国际金融形势迅速发展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外汇管理工作面临“艰巨挑战”。

  抛售美元资产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正当行为。虽然投资者的这些选择行为非常自然非常正常,但是,这种反叛对于美国却是致命的打击——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强势美元”消失,也意味着“美元霸权”的丧钟已经敲响。过去享受的种种特权和好处也会丧失。外资源源不断流入对美国股市、债券市场的刺激作用降低了,美国人必须勒紧裤带过紧日子;美国从国外的进口将随之减少,美国的物价水平会上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会下降;美国政府的铸币税收益也会大大减少直至消失。等等。

  总之,美国最害怕来一场金融打击,这个经常用金融手段打击他国的“金融暴徒”,这次却非常害怕别人袭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