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证市场降温 未来回归何处?


6月份随大盘调整回落,认沽权证出现了一波疯狂的上涨,本来毫无价值的认沽权证却涨至56块钱甚至更高,权证市场成交量也突然放大,甚至一度在股票交易量萎缩时,权证交易量超过当天沪深股票交易量总和。其中南航JTP1(580989)上市价0.084元,经过连续三个涨停至2.085元,第四日仍然高开于2.400元,“搏傻”行情如此激烈,也促使各路券商纷纷创设、遍地捡钱,大量的创设权证在高价位涌入权证市场为“搏傻”行情降温。

61522日一周之内,中信证券等14家券商创设招行CMP1580997)超过26.8亿份,即使以622收盘价1.588计算,如果券商创设的这些招行CMP1全部脱手,等到8月份归零之后,这些券商获益总额也在42亿以上。证券时报统计数据更加准确,今年上半年券商创设的相关认沽权证到期后获得收入共计约14.4亿元,其中收入最多的分别为茅台认沽、万华认沽和海尔认沽权证,收入分别约为6.3亿元、3.35亿元和1.7亿元。

而目前价格最低的认沽权证招行CMP1周五收盘于0.805元,其他认沽权证价格仍高于1元,其中深市的三只认沽权证更是在2元以上。多数认购权证也跟随正股普遍大幅下跌,目前也仍然有多只处于溢价状态,价格在4元至30多元不等。与香港窝轮市场大多窝轮处于几毛钱相比,A股权证价位犹如九霄之上,当然这些大多还是股改权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窝轮,所以可比性要差一些。但无论如何,内在价值为0的认沽权证被炒至78块钱,这在全球来看也是极少有的。

高价位创造了高成交量,所以目前中国A股权证成为全球最大权证市场,很大程度上与权证价格高有直接关系,当然也与权证交易无印花税等措施有关系,总体上来看,监管层通过股改权证为衍生品市场造势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让券商通过创设获利丰厚,并且吸引了大量散户。证券时报统计显示,5月份散户权证个人账户交易份额高达97.3%

而如果南航正股进一步下跌,南航JTP1580989)则有可能从内在价值为负转为正值,但总体上权证市场从2006年尾至今的火爆行情,可能以认沽权证的火爆而结束,在券商大量创设认沽权证、和未来如果大盘继续回调并创设认购权证的情况下继续降温,那么未来权证市场将回归何处?

未来推出股指期货并备兑权证之后,可能要在目前多数股改权证到期之后,价位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不可能如此之高了,因为权证市场如果价位偏高,容易随正股波动而出现剧烈波动,影响市场的稳定性。但如果以香港窝轮市场作为例,多数窝轮仅仅几毛钱,高的也多在1块多港币,这势必又要影响整个权证市场的交易量,甚至影响衍生品市场的人气,或者失去大批散户投机者。

所以,未来中国权证市场不太可能以香港窝轮市场为参照,将权证价位局限于1块钱以下,更可能位于1元至2元甚至以上这个区间,以保证权证市场的交易量和衍生品的吸引力。这样也有有利条件,就是多数券商发行备兑权证所需的正股,基本上都在2006年牛市以前吃进,所以完全可以将权证价格定得稍高一些。但是这样一来,券商推出备兑权证时的成本压力就加大了,毕竟几毛钱的窝轮其成本风险要小得多,而1块钱以上的权证,成本风险则要相对大一些。

 

(此文发表于证券时报,发表时已经编辑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