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结束是地产泡沫破灭的导火索?


 


    奥运的倒计时越来越近,从房市到股市都在打算奥运前价格只能稳中有升,这是一个什么真理我不知道,猜想可能是政府一直以来对于这两个行业的行政干预给大家留下了经验的结果;再者是买卖双方达成的默契,都觉得大家应该坚持把问题抗过这个历史光点。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1、人心齐、泰山移;2、众人拾柴火焰高;接下来是3、物极必反。我们的国家,尽管有五千年的文化,由于是封建体制、自然经济,所以,没有机会体验经济危机。也由于在此之前的百多年来,大部分人一直没有获得物质满足的机会,所以,我们的国策定论中仍然把“吃、穿、住、行”这人类的基本到近乎原始的需求看做国民的需求。其实,我们的国家因为发展不均,一、二、三线城市的居民以基本上脱离了这四个需求的困扰,而把注意力转向“工作、学习、自我实现、社会影响”的层面上了。由于社会的引导不利;国家的政治不够成熟;教育方向的偏离和伐力等诸多因素,造成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成为“赚钱多少就代表成就多少、贡献多少的慌谬观念”。邓小平的双猫理论被不与实际结合的无限发挥,政治的不成熟终于造成经济及社会的管理目标缺失。表现在房地产及股市的直接反映与我们经历的“大越进”非常的相似。
  
    前面:1、2、3、的三个真理可以倒出这样的结果,在物质希缺的年代,1、人心齐、泰山移;2、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有积极意义的真理;道了物质繁荣且过剩的年代,1、2、就是会在量变的基础上达到质变而成为带来灾难的真理即:3、物极必反。这也就是说:大家的思想如果真的因为某些事件而达到引起质变的统一,表现在“猪肉”问题上是无足轻重的;表现在股票方面也可以控制(只要不被国外套走);表现在房地产方面则是难以化解的。因为,大量的社会财富被化做了钢筋水泥;大量的人类智慧和人类劳动化做了钢筋水泥;大量的私人积蓄化做了钢筋水泥;大量的应该发展的行业、应该研究的尖端科技技术、应该扶持的潜力品牌、应该投入的教育建设等等、等等,都被钢筋水泥挤掉了分额,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实景1:我生活在二线城市,我身边的人都知道我们城市边缘的几个被认为有前景的区域,有十几万套房子基本都卖出去了,但是真正有人在住的却不到5%,这说明什么?
  
    实景2:我们市区内好的和一般的房子,近半年来涨价近70%,所有的房子几乎都在建好以前就卖掉了,想要买房住,只有从投资者手里往回买。
  
    实景3:我的同学和认识的一些哥们朋友基本都有五套左右的房产,个别官员无法了解真象,但没有一个是只有一套房子的。
 
    实景4:听到见到的夸自己或夸别人富有的首先是有多少、多大的房子。
  
  实景5:一向在政府及基金控制内的股市,由于广大民众的参与,终于出现了一个失控的阶段。
  
    以上的一切可以倒出这样的结果,我们建的房子如果不是真正住房者需要的,而是用来投资的,那么这些房子的本身就是泡沫——实物泡沫。我们的价格泡沫来源于行业垄断制度下的资源权利占有、和权利基础上的分配不公,公平交易的实际价格来自购买者的需要感觉和已往经验以及自身条件;垄断交易的价格来自操控者的心里及他们“靠山”的影响力,于是就存在了价格泡沫。这些都是产生泡沫的直接根源,如果不加及时调整,又有以上所说的统一认识,结果只能是泡越来越大,都等到预期时间(可能是奥运过后)爆炸,可能要产生不小的影响。
  
    但愿我们的政府能够及时调整局面,避免泡沫直接破灭结果的出现。只是个人担忧,不代表可能。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blog.sina.com.cn/m/canghai515


联系方式QQ:12175958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创新是策划之根本
资源整合是策划之生命
核心价值是策划之灵魂
利润最大化是策划之目标
品牌追求是策划之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