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在俗世凡尘中,出自百姓的、非弱智的侠客们在“面子”上是最出类拔萃的一类人,劫富济贫、报仇雪耻、杀身成仁都是他们惯常从事的“体面”活动。只要出于“面子”需要,他们可以不为君王大事所用,而为小人细事舍身。侠客可能和老百姓一样是穷光蛋一个,缺乏支撑“面子”的经济实力,但却有“命”一条,可以为认定的体面差事抛头颅、洒热血。李白在《侠客行》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中国古代侠客的“面子”极大、令人起敬生畏,他们为了“面子”可以行侠四方、为知己者死。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侠客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乃至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
在古代日本,类似中国侠客的武士是“面子”最大的人。武士对领主忠心耿耿,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宁愿切腹自杀,也不愿受人羞辱,切腹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光荣体面的死亡方式。周作人在《游日本杂感》中说:“武士是卖命的奴隶,他们专为主君为家名而死。”武士与主君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为主君”说到底是为了主君和自己的“面子”;“为家名”就纯粹是“为面子”了。可见在日本的武士精神中,“面子”是比生命还要贵重的。在日本充当间谍和刺客的忍者似乎与武士相反,荣誉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只要能偷盗和刺杀成功,任何“面子”都可以一扔了之。但事实上忍者也是为了某种“面子”而行动,为主子成功效劳始终是他们最重要的“面子”。
武士“面子”观培养了日本历史上了不起的武士精神,而武士精神则是日本民族精神的精髓。这一点与中国不同,中国古代的武侠精神一直受到专制政治和传统文化的打压、改造,伟大的武侠“面子”观并没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想这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度,会出现一个精神萎靡、性情堕落的大汉民族的根本原因。
我小时当放牛娃那会,食粗饮淡,读书极少,经常出入茅屋、行走山道、打架斗殴,也颇有些侠客的“面子”观,那时感觉最丢“面子”的事情就是让人可怜、同情。有一次在从贞丰县城步行回册亨县老家的路上,走到半路肚子饿极了,看到一个妇女在河边洗衣服,我灵机一动,马上去帮她拧干和收装洗好的衣服。当她去面房里收拾东西时,我就偷了一把她背篓里的面条。她很善良,我又帮了她的忙,要是我开口问她要一把面条,她肯定会给我。但我从不喜欢别人施舍,像她一个女人,即使明着抢她几把面条一趟跑了,她也追不着。这样一想我就心里有底了——万一偷不着,老子就抢!但决不乞讨丢“面子”!可见像我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不读书,都会有点侠客气质;而一旦读书,尤其读中国传统的书,把自己泡在传统文化的大染缸里,渐渐地武侠好汉的潜质就被磨掉了。
当代最令人震撼的侠客是“恐怖分子”。人类历史上没有一种作为“人”的“分子”,能像今天的“恐怖分子”这样可以对抗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组织。2001年9月11日驾机撞毁美国世贸大楼的恐怖侠客,敢于拼上性命创下千古奇迹,这是任何个人、民族以至一个强大国家,在“面子”上都无法跟他们拼比的地方。他们敢于用宝贵的生命去履行一项让全人类谴责的使命,这是何等高不可攀的“面子”。宁可在千万人面前丢尽“面子”,却不能在一个人面前失去“面子”,这就是全人类顶天立地的侠客最独特的“面子”观。在古往今来的人群社会中,没有任何一类人的“面子”有如恐怖侠客的“面子”那样大得惊人,让文明的尺子无法度量它们。而在这些真正的侠客面前,人间兴风作浪的国王、文人和富豪们,全都渺小得像一群蚂蚁和蛆虫,只能仰望发呆、失态和发疯。
你的“面子”有多大(三):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77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