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点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在全球股市一片低迷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上证综合指数过去三周累积上涨了17%,创出了4916点的新高。自2007年年初至今,上证指数的涨幅已经超过80%,5000点已经近在咫尺。

  在欣喜之余,作为一个小散,笔者也有一些担心和忧虑。担心什么,忧虑什么?那就是政策风险。毕竟,股市一旦突破5000点,那些关于“泡沫”的言论可能又会像上次突破4000点之后那样重现市场。5000点,作为一个大的整数点,确实是一个能够引发另一波股市泡沫论的价位。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王志浩先生就持有类似的看法。而且他认为,最近来自政府的警示性声明已逐渐减少,但随着股市突破5000点大关,政府可能会再次采取行动。

  5000点,已经近在咫尺,突破只是个时间问题,这是用不着费心去判断的。但是股市真的突破5000点,政府到底会如何调控股市呢?会再次上调印花税,或者开征资本利得税吗?从证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政府再出台如此严厉的调控措施的可能性应该较小。实际上,上次半夜出台调高印花税的动作曾经在网上引发投资者众多质疑,大户大多借前期的连续拉升出货多多,而套牢的大多是散户,亏损最厉害的也是散户群体,这是不利于证券市场发展的。

  前几天,在中国股市站上4700点的新高时,作为官方声音的新华社就高调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长达4年的持续低迷之后实现了转折性变化,与宏观经济同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文章透露,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为此,证监会提出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继续推动大型优质企业上市,鼓励现有主板公司利用各种方式做优做强;二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板,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三是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四是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大力发展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证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稳步扩大基础证券。

  因此,接下来,股市仍然会继续向前发展,5000点很快会向我们说BYE-BYE,但在外围股市持续调整的环境下,加上自身内在要求,A股调整随时会展开,投资者须防范如下风险:

  一是扩容风险。从新华社文章看,四项重要任务中,几乎每一项任务都与“扩容”有关,进一步“发展”股市、加速扩容将是未来股市相关政策的主要基调。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43家公司实施IPO,共融资1231.31亿元,仅略低于去年全年的1642.56亿元。数据显示,当前资本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突出,管理层显然有意通过加快企业IPO速度增加资本市场供给,减缓股市过快上涨。而下半年大量海外大盘股回归的预期,将使得今年国内股市筹资规模再上台阶。预计今年筹资规模超过全球第一大的美国股市,可能性也很大。由于管理层推动大盘股加速回归的用意十分明显,即通过增加供给的方式稳定市场。业内人士分析,加快大型蓝筹股的发行,包括H股和红筹的回归,加上券商IPO的突破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陆续上市,这些都将成为分流资金的很好选择。

  二是政策风险。随着7月份CPI指数的上升,市场又传出央行年内再次加息的传闻,加息必将增加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成本,影响盈利能力。而前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如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重点淘汰小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落后产能;加强环境保护,对严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环评法的项目叫停,对部分“两高”项目采取停批(缓批)或“区域限批”等措施;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大幅度降低或取消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出口退税,对多项高耗能及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等。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于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评价标准不断变化,达标要求越来越严格,部分技改不力、工艺落后的企业及不符合国家规定项目有可能被迫退出市场,对此类上市公司必须引起注意,不排除庄家拉高吸引散户跟入从而达到出货目的的可能。

  三是追高风险。一些主力借助各种题材将股价推高,尤其是一些刚上市的新股,炒作之风越来越厉害,小散们要当心了,与庄共舞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难度太大,估计能跑羸庄家的概率几乎没有,千万不要上一些黑嘴们的当了。

  郑重声明: 本博客中所分析文章、数据,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擅自买入者风险自负,请网友谨慎对待。